長城網9月12日訊(記者劉春亮段濤)近些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紅火,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家具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家具銷售一路看漲。與此同時,由于整個市場不規范,相關標準尚未建立,使得這些年消費者對于家具類的消費投訴也日漸增多。
2017年至今,石家莊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受理的家具類投訴中,涉及問題最多的是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承諾)的侵權行為,共73件,占家具類投訴總量的30.2%;其次是不履行自己明示或與消費者約定的三包義務,共59件,占家具類投訴總量的24.4%;再次是定金侵權行為,共36件,占家具類投訴總量的14.9%。
家具質量問題備受關注。銷售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向顧客推介商品時,進行虛假介紹,不闡述產品的真實信息;銷售過程中,有的銷售人員在明知家具是殘次品的情況下,故意對消費者隱瞞家具存在瑕疵的真實狀況,將殘品、次品、瑕疵品家具銷售給消費者。甲醛超標已經成為家具行業普遍的現象,由于板木家具材料在制作時都要使用到含有甲醛的樹脂膠,所含甲醛要遠遠超過實木家具,超標嚴重的更是影響正常生活和危害身體健康。有的家具商品未明確標注材質名稱,消費者在購買時,只能根據銷售人員的單方面介紹來了解產品信息。商家不標明家具的具體材質,有的生產商為降低成本,甚至更換材質,以廉價木料冒充紅木、以邊材冒充芯材、用人造板貼木皮冒充實木家具,造成消費者購買后引起消費糾紛。
售后服務問題層出不窮。目前家具產品尚未列入國家強制“三包”期限的產品目錄,實行經營者與消費者自行約定的“三包”期限,而這也使家具消費出現了一些模糊地帶。對于家具是否可包退換、是否檢測合格等,很多商家并沒有十分公開透明告知。很多消費者購買大件家具后短時間便發現了開裂、漆面脫落、有異味等情況,要求商家進行維修,經營者不但不及時予以維修,反而以“使用不當”等各種借口拒絕退、換、修服務。消費者看重大型家具商場的信譽度高和服務態度好,選擇在此類商場購買家具。但遇到商場內經營者變更、撤柜、停業等情況,消費者要求商場承擔維修責任,商場卻推諉、拒絕提供維修服務,導致消費者難以享受售后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定制家具暗藏消費“陷阱”。在產品安裝完成后,消費者往往因為對家具材質、定制尺寸、產品顏色(色差)等問題不滿而投訴,其中不乏一些商戶為牟利而擅自更換廉價材料欺騙消費者。大多消費者對定制家具的設計流程并不了解,設計師為了盡快達成訂購往往會盲目迎合消費者,只要消費者提要求就大包大攬,輕易做出承諾,缺少合理的溝通和建議,以致產品投入使用后出現問題被投訴。定制家具安裝后,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商家往往以定制為由只修不退。這樣的售后服務頻頻引發消費者不滿,相關投訴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