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國際電子消費展于今日正式在德國的首都柏林拉開帷幕,近兩年的IFA展上,中國品牌的身影逐漸增多,這背后伴隨著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擴張。今年TCL、海信、創維、聯想、格力等企業也紛紛參展。
盡管中國品牌出海已經成為近兩年國內科技圈、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潮流,但在高利潤率的高端市場,中國品牌的話語權仍然很有限。就家電行業而言,德國的這幾家企業仍然在歐洲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上風生水起。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這幾家工匠品質的代名詞德國本土品牌。
博世/西門子

BOSCH博世是德系精工代表的企業之一,自1886年Robert Bosch在斯圖加特市創立了“精密機械和電氣工程車間”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歷史了。
博世的總部設立于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市,公司員工超過23萬人,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2015年位列世界500強第150名。
在1933年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博世第一臺帶壓縮機的冰箱的成功亮相,令冰箱業同行大為驚訝,從此博世邁開了進軍家電市場的第一步,之后更多的博世家電產品, 漸漸在爐灶、洗碗機、洗衣機以及電動廚房多用機領域都享有盛名。
110年的家電制造歷史,一貫高質量的產品,使博世一直雄踞歐洲家電市場領導地位。目前博世在洗衣機、冰箱等白色電器上有著質量保障。

我們熟知的另外一個德國家電品牌西門子,現在也正式被納入博世旗下。博世家電與西門子家電于1967雙方各自出資50%,成立“博世-西門子家電公司”。2014年9月,博世集團和西門子股份公司已經達成協議,前者以3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西門子持有雙方合資公司的50%股份。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博西家電將成為博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意味著西門子集團將不再涉及任何家電業務,但西門子家電品牌依然保留。
目前,博世和西門子家電電器集團的銷售額,在歐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一百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值得信任的產品質量是品牌成功的秘訣。
美諾
由于在中國的營銷行為很少,大多數人并不怎么熟悉這個德國品牌,但實際上Miele美諾卻是德國廚房電器品牌中,奢侈品定位的存在。
1899年,工程師Carl Miele和商人Reinhard Zinkann在海爾策布羅克小鎮相遇并“一拍即合”創立了一家制造奶油分離器的工廠,成立之初工廠僅擁有四臺車床和一臺鉆床,這就是美諾的雛形。

從奶油攪拌機到咖啡機、到洗碗機、到微波爐、到烤箱,乃至洗衣機、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甚至自行車、汽車。美諾設計的領域越來越豐富,但產品質量并沒有被打折扣。
美諾是業界唯一以20年使用壽命為測試標準設計生產的電器制造商,同時也是返修率最低的品牌之一。
同時美諾秉持著線條簡潔明晰和外型經典優雅的設計信條,簡約但不俗氣的外觀設計讓其產品可適應多數 家居 環境。同時多次iF和紅點獎也是對其工業設計水平的認可。陳列于紐約現代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與芝加哥博物館中,都可以看到美諾的產品陳列。
博朗
作為全球小家電巨頭,博朗可謂是德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自1951年研發博朗首款電動剃須刀以來,博朗甚至已經成為了該品類的代名詞。
博朗1921年Max Braun創始德國博朗公司,發展至今,旗下10大類200多種產品已涉及電動剃須刀、女用剃毛器、美發產品、廚房小家電等多個領域。
二戰期間,博朗法蘭克福工廠幾乎被完全摧毀,在僅有150名員工的情況下Max Braun開始重建他的公司。1955年,23歲的Dieter Rams加入博朗團隊,開始了他的傳奇設計生涯。他主張設計應該是less but better(簡而精)的。而這種設計主張也逐漸演變成了產品“功能、質量、審美”的三大競爭力。蘋果的設計主管Ive作品深受這種風格影響。

博朗是主打質量的德國家電品牌中,為數不多不斷應用新技術在產品上的公司之一。
聲波科技專利可以對剃須過程歲時給出角度調整,在保證剃須效果的同時還可提升舒適度和安全性。相關的馬達技術也隨后應用到了博朗的電動牙刷歐樂B上。
博朗獲得國際認可的產品設計獎項過百,專利突破八千項。長達六十年來常居歐洲“最受男士歡迎剃須刀”的寶座。
總結
中國家電企業近幾年的發展勢頭有目共睹,而無論是前幾年的智能 家居 物聯網,還是今年火爆的人工智能,中國人也擅長把最新的技術應用在制造業當中。
中國的家電已經逐漸告別了從無到有的普及階段,國內也刮著消費升級的新風潮。但國內家電產品的售后問題,是行業最大的痛點之一,這無疑就暴露了產品質量的問題。
如果把“從無至有”轉化成“從有到優”,或許是中國品牌應該向認真甚至固執的德國人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