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彥宏再一次為人工智能站臺。
6月29日上午,在天津舉行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了,未來30、50年,人工智能可能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李彥宏稱,去年他講下一幕是人工智能,“現在是這一幕了”。李彥宏說,人工智能時代不斷有新東西出現,2009年谷歌開始了他們的自動駕駛的項目。“現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汽車廠商,大家都意識到了自動駕駛代表汽車工業的未來。”李彥宏表示。
李彥宏認為,PC時代,人們是用鼠標和鍵盤和計算機交互;智能時代,人們用觸摸屏和計算機交互;人工智能時代,人們可能要用語音和圖像和計算機交互。
李彥宏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有優勢,中國有很大的市場,很多人才,人工智能方面的論文很多都是中國人寫的,“我們似乎天生適合干這個。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需要巨量數據,我們有這么大的市場,我們不領先就說不過去了。”李彥宏說。
李彥宏提醒道,人工智能時代的思考方式和互聯網時代是很不一樣的。“手機會長期存在,但是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需要把思維方式從‘think mobile ’轉換到‘think AI’上”。李彥宏表示。
李彥宏舉了幾個人工智能技術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例子。6月28日,南陽機場出現了刷臉登機。百度嘗試著用AI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幫助走失的孩子回家。“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人工智能在應用領域,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李彥宏稱。
李彥宏還認為,過去的創新來自大學、實驗室,未來的創新會來自數據、場景。
李彥宏認為,過去40年,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是IT技術的革新。李彥宏舉了個例子,1977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5個公司,與IT相關的公司只有IBM。到2017年,(世界)頭5家公司,已經全部是IT公司。李彥宏將之歸因于過去幾十年IT技術的發展。“中國現在,像阿里、騰訊,也是在逐步進入這樣的狀態。”李彥宏表示。
在談及數據和算法相關問題時,李彥宏透露,上個月在大數據峰會上,他和馬云在一個平行論壇上。“我當時覺得壓力特別大,大家都去聽馬云的不聽我的了怎么辦,后來還好,我的那場也挺滿的。”李彥宏笑言,“真正推動數據(發展)的是算法。”
李彥宏還講了個段子,吳恩達在谷歌的時候,據說很不爽,因為谷歌不相信GPU的方向,(吳恩達)到了百度隨便買GPU,所以百度有了最大的GPU集群。李彥宏還透露,百度網盤雖然虧錢但還在撐著,因為百度的成本更低。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時代不是某一家公司或幾家公司的專利,而是很多公司在一起來做的事情。近日,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表文章《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真正威脅》稱,在消費互聯網領域,中美七家企業——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已在其現有產品和服務中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并正快速將其運營版圖擴展到全球范圍內,盡可能占據更大份額的人工智能市場。
對此,李彥宏表示,他不同意李開復的觀點,“比如百度,我們在無人駕駛上做了好多年了,我們依然認為光靠百度是做不成的,我們需要把汽車制造商、出行共享運營商引進來。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智能技術推向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