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圖一時的蹭熱點、追熱鬧,卻忽視對明星肖像權必須要經過合法授權等法律風險的重視,一些家電廠商接下來所面臨的不只是高額現金賠償,還會損害品牌信譽和認知度。
作者:寧言
最近,有可靠渠道向家電圈透露,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在官方微信、微博的推送內容,因為未經授權就公然使用一些當紅明星的肖像、海報等內容,而被該明星的律師維權團隊公開告知侵權,賠償金額從30萬到100萬元不等。
其實,對于家電廠商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就在今年初,知名體育運動員劉翔就因為吸塵器企業小狗電器在官方微博的日常傳播中,未經授權公開使用劉翔本人的肖像照片,用于蹭熱點宣傳品牌和產品,被公開索賠60萬元。可以說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既損失了現金,又丟了品牌誠信。
近年,在互聯網浪潮的帶動下,特別是在一些互聯網企業借勢傳播的示范效應下,很多家電企業也開始學會借社會熱點事件,特別是明星的戀愛、結婚等熱點事件,借勢炒作和傳播。不知道是法律意識淡薄,還是根本沒有意識到,很多家電廠商在作為企業日常產品和品牌傳播的諸多內容,包括廣告、海報,未經授權就直接公開使用明星的肖像等照片,實施所謂的借勢營銷和炒作。
據悉,從去年底開始,一大批的當紅明星藝人就開始提高維權意識,紛紛成立各自的律師團隊,專門盯著一些知名家電企業和品牌的市場傳播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未經授權而公開采用明星肖像用于傳播的行為和情況。當前在中國家電各個品類排名前十的企業和品牌,都已經被納入明星律師維權團隊的日常清單。而且明星律師團隊對家電企業的侵權行為不只是停留在今年,而是以今年為標準向過去兩年進行追溯。
在這一過程中,家電廠商最容易侵權的行業和情況,就是在自家的官方微信、微博產品宣傳、事件推廣過程中,借助明星的一些熱點事件和熱門話題展開,直接采用明星肖像侵權。這已經成為“重災區”。
因此,對于所有廠商來說,除了接下來要重新認識這件事情,樹立起新的合法運用明星資源意識,在“不侵權、不違規”的背景下,整合社會熱點事件,特別是明星資源;同時還需要對過去兩年的官方微信和微博文章,進行檢查和梳理,避免類似情況再度出現,遭遇巨額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