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購家電出問題誰之責?人民日報有話說
日前人民日報就快遞冰箱出現的爭議一事發文表示,由于一用戶網購冰箱時沒有當面簽收,第二天發現冰箱的制冷劑泄漏,隨后聯系了快遞公司和廠家,雙方互相推諉,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撥打12305熱線維權,在雙方的反復溝通、協商之下,快遞方面最終作出道歉聲明,答應賠償,但不能按照保價3000元全賠,理由是無法確定是否為快遞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稱,如今,人們享受快遞便利服務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諸多“不快”:快遞成“慢遞”,超時送達;貨物未經允許由他人代收;拒絕開箱驗貨;貨物丟失、損毀;索賠無果引糾紛等等。
但在快遞業消費者維權過程中,消費者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快遞業消費者維權之路漫漫,亟須行業、相關立法單位、監管執法部門、消費者各方一齊發力,創造快遞從業者用心、消費者放心的物流環境。
當然,除了針對快遞業消費者維權的問題置評,我們網購家電本身也需要謹慎。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規模達到3846億元,其中不包括移動終端在內的家電線上市場規模為1796億元,增幅高達35.3%,預測2017年家電網購市場增速將在25%以上,總體規模預計超過4800億元。
的確,網購家電的好處顯而易見,越多越多的人選擇網購家電。那么,網購家電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首先,我們應該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好、服務佳、質量有保證的網商,比如京東、蘇寧、國美等。其次,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品牌型號、規格參數等。此外,在選購時,一定要多橫向比對,選擇一些普惠類活動的商品,這樣購買時更加實惠。最后,當商品到貨后應當面驗貨,認真核對品牌型號是否與發票、自己選擇的一致,并查驗產品外觀,同時留存好證據,便于出現問題時及時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