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訊 20日,市商務委《重慶市“十二五”商品交易市場藍皮書》發布:截至2015年,全市綜合、專業市場(不含城區菜市場和鄉鎮農貿市場)共386個,占全部市場19.65%。
規模
億元級市場達到344個
截至2015年,重慶市億元商品交易市場(含菜市場、農貿市場)共344個,這其中,有交易額上100億元市場12個。2015年的快速發展,讓全市億元市場比2014年增加了35個。
數據顯示,統計億元以上商品市場交易中,雖然攤位數量從2014年的101736個下降到100207個,但交易總額從3406.31億元上升到3412.87億元,增加6.56億元,說明每個經營戶平均銷售額在提升。
此外,截至2015年,重慶市營業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商品交易市場(含菜市場、農貿市場)共341個,其中,20萬平方米以上市場18個。據了解,這些1萬平方米以上的市場,交易總額達到5004億元,營業總面積達到1973.4萬平方米。
難題
商品市場面臨過剩困境
重慶市商務委介紹,目前全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現象,但不同年份的不同類別市場過剩程度有所不同。
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鋼材市場16個,營業面積162.7萬平方米,交易額560.7億元。其中,大渡口區龍文鋼材市場、九龍坡區綠云石都建材交易市場為百億元市場。
市商務委介紹,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2015年除新增1個長壽區新崛鋼材市場外,全市共關停轉九龍坡區恒冠鋼材市場、新合鳳中鋼材市場、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及涪陵區鋼材市場4個鋼材市場。
綜合看,鋼材市場是所有商品交易市場中供過于求最為嚴重的,在2015年,供給規模大于需求規模達到62.7萬平方米,供給超需求比例達63%。
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 家居 建材市場共有118個,營業面積602.38萬平方米,交易額661.4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市場71個,巴南區鎧恩國際 家居 名都為百億元級市場。
家居 建材市場過剩程度僅次于鋼材市場。市商務委介紹,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即2011-2015五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給大于需求的狀態,2015年供給規模大于需求規模達到190.9萬平方米,供給超需求比例達46%。
此外,調查顯示,服裝小商品市場供給規模大于需求規模為47.7萬平方米,供給超需求比例為21%。農產品(11.740, 0.00, 0.00%)市場是最接近供需平衡的市場,過剩10.3萬平方米,供給超需求比例為5%。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