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顯示創新大會促成130億元項目落地武漢
12月14日,“2017中國智能顯示創新大會”在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梧桐樹資本、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深圳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國際顯示學會(SID)、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廣東觸控應用產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協辦,北京奧維云網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VC)、北京中視創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顯示軍團”齊聚武漢,促成130億元重大項目簽約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程用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亞斌,TCL集團高級副總裁、深圳華星光電CEO、武漢華星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金旴植,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宏良,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超,京東方副總裁原烽,LG顯示副總裁李廷漢,友達光電(昆山)總經理朱永銓,深圳平板顯示行業協會秘書長郭灝明,國際顯示學會(SID)中國區主席嚴群,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汪育文,奧維云網(AVC)董事長兼總裁文建平等領導和企業高層出席會議。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BOE副總裁原烽、奧維云網(AVC)副總裁董敏、天馬微電子副總裁朱燕林、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銓、LG Display全球市場推廣副總裁李廷漢、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海信激光電視總經理高玉嶺、深圳康得新智能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林、小魚易連CEO袁文輝、中新科技(CNC)副總裁莫康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汪育文以及奧維云網、維信諾、HDMI等嘉賓和企業高層做了精彩分享,業內專家、投資機構代表等400余人參加本次大會。
在本次大會上,光電產業投資基金、烽火基金、帆聲圖像研發中心、中國電子視像產業發展基金、智能終端知識產權聯盟、顯示產業大數據服務中心、科姆特面板顯示配套產業基地項目、港勝發面板顯示配套產業基地項目等一大批重大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總金額超過130億元,為顯示產業的創新發展寫下了嶄新的篇章。

提升產業創新高度,未來將形成“視像化+”新浪潮
本次大會是一次聚焦顯示產業創新發展的年度盛會。會上,郝亞斌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正處于融合創新和變革發展的新時代,以智能顯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通訊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生物技術相輔相成,已經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驅動力,并將重塑未來經濟格局,人類社會也將處于人、機、物、信高度融合,海、網、云協同發展的新階段。在此過程中,智能顯示產業已經成為承載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虛擬現實等科技革命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人類不僅生活在一個視像化時代,顯示無處不在,顯示即服務,更重要的是它將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商業架構和秩序,一個以視像為核心的新經濟浪潮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智能顯示產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和智能顯示技術的融合創新,未來將會形成“視像化+”的新經濟浪潮,視像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更為重要。新工業革命與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形成歷史性交匯,智能顯示產業必須把握變革趨勢和時間窗口,做好智能化與視像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努力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
把握集群發展契機,培育重點龍頭主導突圍
白為民指出,要發揮配套政策的引導作用和示范效應、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就必須依托重點企業和大型項目,吸引相關企業相對集中布局,培育產業集群,實現產品技術和配套能力的整體提高。
自中國2007年正式生產LCD等平面顯示產品以來,歷時十載。隨著我國顯示產業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以華星光電、京東方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面板企業加緊向上游延伸,不斷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制造業與軟件、運營、內容服務加速融合,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革。
董敏認為,盡管中國顯示產業成果初現,以出貨量來看首度占據全球第一,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提前布局和調整步伐將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
在本屆大會的高峰對話環節,嘉賓圍繞面板產線投資熱潮的機遇與挑戰、產業優勢如何延伸至上游材料和設備配套、新型顯示技術百家爭鳴時代的布局和選擇等方向展開熱烈討論。未來,把握集群式發展契機,推動領軍企業為主導的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我國顯示格局加速轉型升級。
中國首個顯示產業大數據服務中心成立

在產業鏈企業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顯示產業大數據服務中心宣布正式啟動。
未來,該中心將重點監測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從終端項目需求出發,通過對產業生態網絡和運營實施全方位、多視角的動態統計與分析,利用專業數據采集平臺和先進數據采集分析技術,為行業提供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服務。
智能終端知識產權聯盟正式揭牌

大會還舉行了智能終端知識產權聯盟揭牌儀式,該聯盟將在提升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專利轉化率、靈活應對知識產權攻防戰、保護自主研發、積累核心專利成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017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
大會上,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相關企業共同發布了《2017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白皮書》,不斷引領行業新趨勢,保持技術和市場化的領先優勢。
多元推動產業鏈融合發展,顯示產業未來可期
近年來,我國面板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華星光電產能提升并繼續保持滿產滿銷,四季度訂單情況良好,武漢華星全面屏產品的生產研發正在進行,預計第四季度可實現量產。武漢華星是我國首條6代LTPS(低溫多晶硅)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它的量產不斷刷新著行業記錄,讓我國在高端小尺寸顯示屏的市場地位顯著改善。
京東方也同樣交出了令國人振奮的答卷。在武漢布局建設10.5代線及相關配套項目,填補了武漢在大尺寸面板領域的空白。IHS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京東方大尺寸面板產量奪全球第一。另外,京東方位于成都的全球第二條、中國第一條G6柔性AMOLED生產線,已經實現量產。隨著生產線量產,京東方AMOLED將躍居全球第二。
天馬微電子加緊布局OLED,同時積極推進柔性顯示技術的布局,基于AMOLED技術的柔性項目開發平臺已經完成,為柔性技術量產奠定基礎。
當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銓提到,昆山布局中小尺寸面板營運中心,就是從單一制造功能升級為直接面向客戶和全球市場開展技術研發、直接開展市場營銷決策,目前已實現滿載生產。
除了在高端電視領域運用OLED面板之外,LGD正在開創性地探索下一代實用OLED技術。據了解,LGD今年成功研發全球首款77英寸透明柔性OLED面板,將會在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平板電腦、電視機以及汽車顯示屏中獲得良好的應用。
憑借持續研發和產品優勢,維信諾不僅占據了全球PMOLED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還帶動、幫助了一大批國產上游企業的發展。維信諾市場總監于寧寧在演講中表示,將OLED技術成果量產才是技術價值實現的終極課題。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必須要構建開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創新生態。同時,資本的注入也為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的影響。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提到,顯示產業僅依靠內力實施產業整合、提升國際影響并非易事,而通過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的建立,將有效促進產業創新驅動,加強企業經濟轉型。
可以預見,隨著武漢光谷等一批產業創新園區崛起,產業及配套聚集能力將得到重大提升,匯聚更多國際化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本,促進高端高質的顯示產業新體系的構建。中國顯示產業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