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傳統建材行業的滲透就發生在幾年之內,“雙十一”給建材行業帶來了新的零售渠道。“雙十一”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熟。今年的“雙十一”大體看來,各家建材企業的活動形式有兩個特點:
一、線上、線下結合,“雙十一”折扣活動和線下促銷形式雷同。
二、40個 家裝 家電品牌集合促銷,建材品類之間的合作電商化,似乎是“整裝”的擴大化發展。
2017年引人矚目的“雙十一”已經落下了帷幕,據網易 家居 不完全統計,各大 家居 企業:索菲亞、歐派、PINGO國際、東鵬、諾貝爾、九牧、老板電器、方太、大自然、箭牌、愛空間、尚品宅配、維意定制、馬可波羅、夢天木門、 家裝 e站、TOTO、皮阿諾、左右沙發、歐普照明、林氏木業、全友 家居 、TATA木門、生活 家裝 飾、慕思、羅萊LOVO、夢潔等等品牌實現單日成交額過億,晉升“億元俱樂部”。
總體來說,現在很多知名建材品牌實現銷售額破億似乎不難,在這些居高不下的銷售額背后,除去輕件產品的領域,其他領域真實的“繁榮”情況仍然有待探究。

“雙11”的到來,對于各類生活快消品企業來說,是一輪新的風暴,不少商家摩拳擦掌。不過,相比其他行業在網絡戰場上的金戈鐵馬, 家居 行業線上與線下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景象。記者走訪多家建材商家發現,盡管大多數企業總公司都已經“觸網”許久,在包括天貓、京東等平臺上均有銷售,但在各地經銷門店,線下銷售仍然是主要的銷售方式。
很多建材知名品牌的全國總部對電商領域十分重視,很早就建立起了O2O的營銷模式,只是這個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
建議:今后 家居 建材行業應該朝同城O2O方向發展。 家居 電商在網上接到訂單后根據消費者收件地址進行定位,然后同城或者附近城市經銷商進行配送。這樣既能縮短配送距離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更好地做好線下安裝、維修、保養等服務,并避免對線下經銷商造成沖擊。

消費者在購買 家居 產品時的消費選擇,是 家居 企業對“雙11”不感冒的主要原因。
“首先,物流這一塊很難保障。沙發、床具等大件商品和服裝不一樣,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碰撞損壞。其次,網上圖片沙發失真性特別大,所以我們情愿讓消費者來實體店購買。沙發是大件客廳物品,消費者對其品質要求比較高。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買衣服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明明覺得網上圖片效果挺好的,可是到手后就沒有那么漂亮了。”一位很早接觸電商的業內人士分析道。
除去屬于輕件的床上用品領域,同樣的道理在其他 家居 行業上同樣適用,比如瓷磚、木地板、櫥柜、門窗等品類的 家居 產品。
此外,消費者本身對 家居 產品的購買比較慎重也是導致網店銷量較差的一個原因。網上買價格確實是比線下買便宜不少,但難以讓人放心,比如有的商家只支持7天包退換,7天后出問題就不負責了。有市民提到,“一些不確定需求數量的貼墻瓷磚,買多了浪費,買少了不夠用,再補進都是很浪費時間的,我們寧愿多花點錢到門店去買,售后服務也有保障。”

其一、是渠道發展的局限性。與服裝、食品、電子產品等快消品相比,多數 家居 建材屬于冷關注產品,消費者只有在產生購買需求時進行采買,較少會因外界刺激產生沖動性消費。
對于消費者而言, 家居 建材作為 家裝 的重頭,先在線下實體店考察質量、而在電商平臺下單,是消費者較常采用的形式。這也是大多數 家居 建材品牌的“雙十一”活動,都是線下經銷店輔助線上的原因。電商平臺對線下零售店,有較大的依賴性。
其二,線上渠道的局限也來自于零售端的局限。對建材行業而言,今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精裝房、互聯網 家裝 、整裝這些形式在影響 家居 建材的市場格局,尤其是主材方面,在未來會更多的和房子整體出售。零售端的市場份額會逐漸減少。為地產商和 家裝 公司提供服務,將會成為更主要的業務來源。
結論:行業一直在說線上和線下要綁定發展,線上線下互通是一條必走之路,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只是線上渠道很難獨立生存,線上和線下的混合模式也太單一。多渠道發展才是良策。線上渠道+線下零售端、為地產商提供服務、與 家裝 公司的合作,將成為 家居 建材行業驅動國內市場份額增長的三駕馬車。

——戀裝 家居 多渠道發展,踏實布局全國
戀裝 家居 線上渠道與全國線下門店同步著手,構筑起自己的新零售藍圖:“線上服務中心”在 家裝 平臺為門店導入客流量,豐富的營銷內容和在線服務,滿足用戶的互動體驗,并快速鏈接到全國線下門店服務。
戀裝 家居 是裝修建材供應商,是全國裝企的親密伴侶。各線下門店也加大力度為當地的地產商提供工程服務、與當地 家裝 公司的合作密集布點,進一步落地,讓多渠道發展發揮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