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已經知道新風機在室內空氣治理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否則教委也不會要求中小學全面安裝比空氣凈化器更貴、施工更麻煩的新風機了;也知道最好選純物理過濾的新風機,避免引狼入室。那么問題又來了,該選多大風量的新風機?新風機風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治理效果、購買成本、設備體積、運行噪音、耗材費用等各方面,其實知道了選擇的原則計算就很簡單了,小學三年級的算術就可以搞定。但姜老師還是覺得一定要學習高等數學,雖然生活中不大能用得上,但對開發大腦比較有用。

我國官方或行業內對建筑物的通風設計標準有以下幾項,但請注意都是不強制的:
1、2002年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 行業標準,規定每人新風量30立方米/小時;
2、2003年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國家標準,規定每人新風量30立方米/小時;
3、2004年,《健康住宅建筑設計要點》(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制定),每人新風量30立方米/小時 或 換氣次數1次/小時;
4、GBT 17226-1998 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
* 必要換氣量:小學生不宜低于11 m³/(h·人),初中生不宜低于14 m³/(h·人),高中生不宜低于17 m³/(h·人)。
* 每小時換氣次數:小學不宜低于3次,中學不宜低于4次
*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為0.15%(1500ppm)
5、2017年2月1日,針對中小學的團體標準《新風凈化系統施工質量驗收規范》(T/CAQI25-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測試方法》(T/CAQI26-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規范》(T/CAQI27-2017)開始實施。

該標準對二氧化碳、顆粒物(PM2.5)、臭氧、氨、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等參數做出了規定,具體指標見下表。這項標準施行后,學生和家長熱烈歡迎,空氣凈化器被判出局,因為它不能有效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氨、甲醛等氣態污染物含量,而新風系統可以從室外引進富氧新風置換室內氣體,全面解決問題;臭氧濃度也是一個關鍵指標,有可能產生臭氧的靜電集塵、光觸媒等凈化技術也面臨抵制。2017年6月,《北京科技大學附小及幼兒園新風系統采購項目招標書》中明確要求:“要求使用純物理過濾技術,不得使用靜電除塵原理,防止產生臭氧等其它二次污染物。”


清華大學環境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彭義教授告訴我們:“由于同時測量監控以上所有氣態污染物成本很高,可以把二氧化碳當作室內空氣質量的指示劑。”
新風到家的智能新風系統監測PM2.5和二氧化碳兩項指標,就是出于“二氧化碳可以作為室內空氣質量的指示劑”的原理。
總結一下
兩個維度可以計算出新風需求量,對于家庭住宅室內一小時換風一次是基本要求,中小學教室要求換3-4次;根據人數計算換風需求,成年人30 m³/小時,各階段學生要求低于成年人。

根據室內換氣次數計算新風量
套內面積*層高=室內的空氣體積,單位為m³(立方米)
室內的空氣體積*換氣次數=新風機需要提供的風量,單位m³/小時
根據人數及人均換氣量要求計算新風量:
住宅:每人30立方米/小時
家庭常駐人口數*30 =新風機需要提供的風量,單位m³/小時
中小學教室:學生人數*每個學生換氣量標準 =新風機需要提供的風量,單位m³/小時

兩個計算結果
取較大值才能
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

?舉個栗子
一個建筑面積120平的房子,使用面積約90平,層高2米7,住3個人,換人數計算是3*30=90m³/小時,按照換氣次數進行計算是90*2.7=243m³/小時,按照上面講的原則,需要選取較大值,那就是要選擇能完成243m³/小時換氣量的機器,不存在正好243m³/小時的機器,我們可能會選擇300風量的新風機;在價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選擇400風量的新風機,空氣質量更有保障。

無論從治理霧霾的角度,還是治理上百種空氣污染物的角度,夏季非常需要新風系統。而且夏季不申請,秋冬申請就要排隊。最聰明、最健康的作法是:馬上關注“新風到家服務號”,申請好空氣服務,智能新風系統免費安裝、包耗材、承諾空氣質量,是省錢又省心的不二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