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再迎并購熱潮 誰牽動了融合生長的神經
當一眾家電巨頭都踏上海外并購之路,以技術、品牌、渠道資源為支點撬動世界版圖并促企業轉型升級之后,如何真正擁有最強整合能力,將并購效應發揮極致成為最突出性的問題。
近年一系列收購引發新一輪中國家電企業跨國并購海嘯,青島海爾斥巨資以55.8億美元正式收購美國通用電氣(GE)旗下家電部門、美的先后拿下東芝白電吞并庫卡、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 ......以海爾、創維、海信、TCL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正試圖通過海外并購,加速品牌國際化進程。
而一直將海外作為重要著力點的長虹,更是以華意為平臺,加速了海外拓展的進程。日前,長虹旗下華意壓縮上市20周年投資者見面會上,四川長虹電器股份公司總經理兼華意壓縮董事長劉體斌表示:“我們要提升國際化能力,把華意壓縮打造成為真正全球化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繼續開拓市場。”此次,華意再次明確將全球化經營作為重要規劃之一。
長虹家用電器產業集團董事長兼華意壓縮副董事長胥邦君認為,中國家電業迎來了第二次并購高潮,目前整個白電產業規模主要是靠并購驅動的,華意也將擇機再進行并購,并與大股東長虹在內部資源在全球進行整合。
當下,中國制造業迎智能化熱潮,而在這輪熱潮中,家電企業在國內市場尋求轉型的突破,同時也要在海外市場新的競技賽場的逐鹿中一絕雌雄,搶占更多市場空間。面對如此處境,家電巨頭們不約而同地選擇用并購的方式打開海外市場大門。然而在一片熱鬧中,究竟誰更有整合能力?誰是真正打破藩籬促進異地融合生長的掌局者?
新一輪并購潮來襲
青島海爾斥資55.8億美元收購GE家電資產的大手筆交易剛剛落定,美的、海信、創維、格力等一大批中國家電企業也加速“走出去”,紛紛用海外并購燈手段拓展國際市場,欲獲得本土化的供應鏈、銷售渠道以及國際化接受度更高的高端家電品牌。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10日,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涉及金額1110億美元,已經超出2015年全年水平,2016年全年交易金額或再度破紀錄。
“近兩三年,中國家電市場整體發展相對放緩,品類和市場份額在同比下跌,中國市場出現飽和,然而海外出口市場卻一直在明顯增長,海外市場充滿商機,特別新興市場等海外市場擴張增長很快,很多新興市場還未飽和,對家電需求很大,這都讓中國家電巨頭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中怡康研究機構家電研究經理王宏吉認為,家電巨頭紛紛踏足海外市場的原因是中國市場增長停滯,但海外市場品牌還在明顯增長。
同時,在國內市場,傳統制造業巨頭產業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轉型需求也越發強烈,很多家電巨頭都提早開始布局,提出新的全球整合計劃。
日前,在智能化轉型和智慧家庭構建走的較早的長虹系,就提出了新一輪龐大的規模再造計劃,其欲在旗下兩大白電資產--華意和美菱首先實現規模上的雙百億再造,并進行多元擴張。
胥邦君表示,華意的目標是做強做大冰壓主業,同時通過兼并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打造公司第二主業和新型產業,計劃在2020年實現產值100億元。目前,中國出口的家用冰箱壓縮機40%來自華意系,華意壓縮將加快全球市場拓展,并在未來根據需要進行海外擴張。“不排除將在合適地時機尋找并購機會。”
“中國家電企業如果想獲得規模和利潤的進一步快速增長,就需要海外市場尋求更多空間。目前,新興市場增長需求非常旺盛,成為家電企業開拓的重點。而歐盟、美國等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當地消費者消費習慣不像中國市場這么明顯,且以中高端產品為主,利潤更高一些。這些市場成為家電企業下一步開拓的方向。”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
誰具最強整合能力?
而華意壓縮規模的迅速增長,正是借助其海外的大規模擴張之下,顯然海外市場將成為其實現規模再造目標的重要平臺。
去年,華意壓縮計劃海外業務收入的規模接近50%,公司海外銷售壓縮機1634萬臺,海外銷量連續九年居國內行業第一。今年,華意提出了營收、利潤破百億元的目標,并欲在2020年實現產銷規模破5000萬臺。
2007年長虹入主華意壓縮,展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整合,將華意文化、技術、渠道與長虹內部資源進行有效融合,讓華意脫胎換骨,實現大規??缭绞皆鲩L,促成了中國壓縮機市場一次重大的資產重組。
背靠長虹系豐富資源和資金支持,華意也開始在全球市場尋找標的,先后收購了加西貝拉和Cubigel公司相關資產,形成輕型商用壓縮機生產能力,從而完善高端產品線,并與華意現有的家用壓縮機產業形成有效互補,從而建立健全的加西貝拉、本部和荊州三大生產基地。
華意壓縮、加西貝拉總經理朱金松向記者透露:“華意將借助長虹資源,發揮優勢繼續找合適項目,根據發展需要,華意已專門成立了投資發展部,對多元領域進行擴張,同時在海外尋找符合華意產業發展方向的新目標進行并購。”
“雖然目標家電制造領域的并購看似很熱鬧,但真正能夠在并購之后,徹底實現收購企業與自身資源完善整合的家電企業并不多。從以往經驗來看,隨著自身實力規模不斷提升,中國家電企業大多有并購需求,但大部分家電企業在對外資工廠或資產并購后出現不容易消化的狀況,難以形成國內外資源的垂直有效整合,且在老大難‘文化’融合的問題上,很難有效地解決。”王宏吉認為:“華意壓縮的規模增長,直接顯現出長虹系整合的有效性。在長虹入駐后,華意的產銷量呈現幾百倍的增長,這是令業界震驚的。事實說明,長虹系的整合更為行之有效,對其他家電企業的并購整合有極大借鑒意義。”
“長虹對華意系加西貝拉、Cubigel公司的整合,讓華意在幾年內迅速占據全球市場份額20%,在規模、出口均穩居第一,如今再提出雙百億規模再造的大白電構建,這是家電業整合成功的一個典型案例。”中怡康市場研究品牌中心總經理、行業資深研究員左延鵲表示,從其他家電企業的整合來看,目前長虹真正具備了極強的整合能力。“冰箱壓縮機企業全球范圍內活躍的品牌已經不多,而華意是中國本土企業做壓縮機做的最成功的一個,市場占有率高,產品質量也較為穩定,全球市場需求量較大。”
長虹系此次新一輪收購目標提出,也將極大地加速其多領域擴張。目前對家電巨頭而言,企業規模越大,單臺采購成本越低,產品毛利率和性價比高,競爭力強,企業制造規模優勢將更為明顯。華意在海外收購當地壓縮機企業,可以讓其迅速繞開當地陌生文化、風俗,有效管控資本、自控經營,加速其全系國際化進程。
如此看來,收購對于家電企業無論是對其上游零部件還是整機,均意義重大,以收購方式將國外資產收入囊中,將讓家電巨頭對國外技術專利和歐盟市場消費者需求有更為深刻的把控,摸清當地行業現狀,更加準備地了解當地整機企業對于冰箱壓縮機性能和需求,同時國內制造企業也可以利用外資廠商自身在技術專利上的深厚積累,快速提升自身研發實力。(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