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封堵家電維修黑洞
家電行業一直存在售后亂、維修難等問題,加速家電維修行業規范修訂,成為凈化市場環境的一劑良方。根據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北京市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實施意見2016年行動計劃》,今年將完成生活性服務行業標準或規范的修訂完善工作。對于家電維修行業來說,北京電子電器協會秘書長武建寶表示,將在以往遵循的國標基礎上,對企業的開業條件、經營資質及服務商服務水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家電維修陷阱多
進入炎熱的夏季,空調、冰箱等制冷電器的使用頻率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家電維修難題。根據“中國質量萬里行”調研數據顯示,5月家電行業的消費投訴數量為343例,同比增長24.8%。維修點難找、維修成本高、網點亂收費、反復維修、售后責任互相推諉等問題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如果家用電器真的出現了故障,在選擇家電維修服務商時,下面的問題你就要注意了。
陷阱1 維修人員“李鬼”冒充
當家用電器出現故障之后,消費者都希望盡快將其修好。對于保質期內的電器,多數消費者都會選擇品牌商負責保修;若問題出現在使用時間較長的電器身上,這些電器很多超過了保質期,消費者多會選擇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維修。如何選對維修服務商,成為消費者頭疼的問題。在網絡上搜索空調維修、冰箱維修等關鍵詞可以發現,網上充斥著大量家電維修信息,盡管每家都打著“品牌商授權”、“官方指定維修網點”等旗號,但當維修人員真正上門時,很可能會讓消費者恍然醒悟遇到了“李鬼”。對于這樣的維修人員,技術水平很難保證,因此消費者在選擇第三方家電維修企業提供的服務時,應盡可能查驗該公司是否具有營業執照及相關資質。
陷阱2 服務定價暗藏貓膩
對于家電維修的定價標準,在消費者心中一直是一片迷霧。“維修師傅說是什么價格一般就是什么價格”,這是很多消費者心里的想法。但由于消費者不清楚產品構造、原理以及配件的實際價格,在選擇個別不正規的維修服務商時,難免會遇到維修人員漫天要價的情況。此外,有時消費者還會遇到維修人員在將電器拆機檢測完后,要求消費者即刻購買并更換零件的情況,如若不買便不負責電器安裝。事實上,對于正規維修服務商來說,會將維修費用按不同故障情況分列費用清單,如需更換零配件,還會列出零配件費用,因此消費者在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前需讓維修人員道明流程,防范亂收費等情況。
陷阱3 電器零件偷梁換柱
在家電維修過程中,消費者同樣可能遇到電器問題被故意夸大,甚至零件被替換、以次充好等問題。造成的結果就是剛剛維修完不久的電器再次出現問題,在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的同時,給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不便。需要提醒的是,在維修過程中,消費者要盡量在現場觀看,防止不正規維修商把沒有故障的配件換掉,在維修結束后應索要和保留家電的維修記錄;更換零部件后,保留換下的舊部件,并要求維修人員開具票據,確保保修單上填有維修產品的名稱、型號、數量、維修費用、維修時限和保用期限等內容,在出現問題時也可以有據可依。
陷阱4 售后責任互相推諉
出現了電器故障本就讓人十分煩心,再遇到品牌商和經銷商互相推諉的情況,更是給心頭添堵。對于這類問題,大多不是在家電維修環節中出現了問題,更多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電器時,因為貪圖便宜,沒有選擇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商家。因此,在選購家電前,消費者應優先觀察商品包裝的標識是否規范、齊全,特別要注意有無3C強制標識;在購買過程中,應向商家索取購物發票或其他有效憑證。另外,也可隨時關注工商、質監等政府職能部門發布的市場抽查檢驗情況,有選擇地購買家電商品。
家電維修小提示:
消費者在家電維修行業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如何找到正規的維修服務商。對此,業內人士建議稱,當消費者有服務需求時,可以查詢家電品牌企業官網,撥打該企業全國統一服務電話,也可到北京電子電器協會官網進行查詢,確定最新、最近的廠家授權維修網點。
服務規范三部曲
家電產品與人們工作生活密切相關,而家電維修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也影響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該行業存在的一些維修亂象,也一直被人們所詬病。協會計劃籌建起草小組,將邀請知名家電品牌廠商、服務商以及行業專家參與規范修訂工作。北京市家電維修行業服務規范的修訂將體現首都的功能定位,適應北京建設國際化一流宜居城市的發展需要,在企業的開業、經營管理、崗位服務以及服務商分級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
方向1 建設線上征信系統
據了解,2012年以來,協會與市工商局、市商務委、市消協等部門和機構開展了規范北京市家電維修服務市場的工作。其中將收集整理的正規服務商服務信息在各官方網站、平臺和媒體上進行公布;讓消費者可以方便地查詢正規的服務商和上門維修人員的資質信息。
武建寶表示,由于家電維修行業受到社會人力成本提高、家電銷售利潤降低等因素影響,家電維修企業普遍存在人員流動大及技術人才流失、斷檔難題;此外,家電廠商也會每年對授權維修企業進行考核,更換大約10%的授權服務商,因此,完善服務商和服務工程師信息征集工作是一項需長期開展的工作。如何建立一種長效機制,讓消費者能夠實時查詢到正規服務商和維修人員信息,是協會需要破解的難題。
方向2 加強人員技能培訓
維修工程師在家電維修行業扮演著企業窗口的角色,提高維修師的技能水平和服務意識尤為重要。據了解,在北京電子電器協會每年舉辦的服務技能大賽上,都會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維修工程師。武建寶稱,協會要在市商務委的支持下,加強行業培訓工作。通過培養優秀的維修工程師,提高行業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提高行業企業服務能力,使消費者得到更優質滿意的服務。
方向3 互聯網提供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風潮興起后,家電維修行業也從中受益。目前如蘇寧、京東、58到家等電商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家電維修服務體系。在武建寶看來,家電維修行業利潤率較低,以前社會資本關注較少。但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的接入,如蘇寧旗下的“蘇寧幫客”,將家電維修服務作為自營項目運營,在給消費者帶來更高效服務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很好的品牌效應,對于家電維修行業規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