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環境 期待合力打造
早在2014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就出臺文件,推動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北京等一些城市已經啟動相關改造工作。但現實中,大部分家庭的住宅適老化改造,仍然是“自發行為”。
記者采訪發現,以普通家庭為主角的適老化改造面臨很多困難。很多兒女不了解專業知識,不少裝修公司也無法提供專業的適老化改造服務,常常是“你讓我怎么裝我就怎么裝”,改造效果與老人的生活感受相脫節;市場上一些“適老化” 家居 產品動輒要價數千元、上萬元,高昂的價格讓普通家庭望而卻步;加裝電梯、鋪設無障礙通道等改造項目,不僅耗資較大,而且涉及公共區域,一家一戶的力量很難完成。 “希望在普通住宅的室內適老化改造方面,能有一些權威、專業的指導,讓我們知道要改什么、怎么改。像加裝電梯、鋪設無障礙通道這樣一家一戶無力改造的項目,希望政府能夠給予資金、政策的扶持。 ”蚌埠市民劉桂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琥珀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社工和志愿者向社區居民募集資金,投入“耄耋小屋提升計劃”。 “雖然到現在只籌集到600多元,但是我們在籌資活動中向居民宣傳住宅安全的理念,呼吁大家都來了解和關心適老化改造問題。 ”李翠說。
“在一些發達國家,適老化設計已經成為普通住宅建設的通則和標準,所有住宅都要按照這樣的通則和標準來建設。我們國家應當加快這方面的工作力度,讓適老化設計早日成為住宅‘標配’,同時加快對現有住宅的適老化改造步伐。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顧輝博士表示。
對于沒有進行 家居 適老化改造的家庭,顧輝建議兒女在生活中給予老人細心照料,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必要的幫助,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參與進來,共同幫助老人克服居家養老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老人安度晚年。
國家五部門協力推進老年人 家居 無障礙改造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安全的無障礙設施,是改善民生、為老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工作。 2014年,住建部、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聯合發出《關于加強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工作的通知》,對此項工作提出要求。
在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年度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工作進度、質量標準和檢查驗收要求,并對改造完成情況進行匯總。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應體現個性化需求,并重點解決居家生活基本需要。年度改造計劃制定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優先安排貧困、病殘、高齡、獨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對納入年度改造計劃的貧困老年人家庭,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可以給予適當補助,由民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主管部門確定資金補助標準,并明確資金監管要求,財政主管部門要對補助資金使用進行審核和監管。
《通知》還對老年人居住區公共設施的無障礙改造提出要求。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計劃可結合老(舊)居住(小)區整治、棚戶區改造、建筑抗震加固等專項工作以及創建無障礙環境市縣工作統籌安排。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應嚴格執行無障礙設施建設相關標準規范,提高無障礙設施安全性和系統性,重點推進居住區緣石坡道、輪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筑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地面、樓梯、電梯候梯廳及轎廂等設施和部位的無障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