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改造 化解老人煩惱
“我家就住在一樓,多年來想出門轉轉卻很不容易。有了這條輪椅專用通道,我的出門難題終于解決了。 ”見到記者,合肥市奧林花園小區79歲的周如英老人高興地說。
2009 年老伴去世后,周如英因患類風濕與輪椅相伴。兒女家離得遠,她也舍不得離開與老伴一起生活多年的家,選擇獨自居住。從事舞臺設計的女婿,幫助老人設計改造了衛生間和廚房,讓輪椅可以無障礙通行;家里的灶臺、洗菜池重新改造,降低了高度,方便老人坐在輪椅上操作;馬桶邊的墻壁上加裝扶手,防止老人滑倒。細心的兒女還為老人購買了電動掃地機、洗澡專用座椅,每周聘請鐘點工進行保潔,方便老人生活。
室內實現了無障礙通行,室外卻被兩級臺階擋住了出行的腳步。每次想出門看看,都要兒子背進背出,眼見兒子也上了年紀,一家人就自費把家門口通往戶外的兩級臺階改成了坡道,方便輪椅通行。這兩級臺階屬于公共通道,他們先后改了兩次坡道,都被其他住戶砸掉了。無奈之下,一家人又花500多元買了一塊厚重的鐵板臨時鋪在臺階上輔助通行。鐵板也有幾十公斤重,兒子每次扛進扛出都很吃力。
幫助老人打通輪椅通道的,是合肥市琥珀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015年實施的“耄耋小屋提升計劃”。這一“計劃”運用“大愛之行”公益項目資金,先后幫助 17戶老人家庭免費進行住宅改造,幫助老人家庭鋪設無障礙通道、加裝防滑扶手、改造老舊線路等,改善老人居住環境,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為了減少矛盾,我們給周奶奶改造輪椅通道時舍近求遠,避開樓梯口公共通道,從老人家的院子里開了一道門,再穿過公共綠化帶與小區道路相連。 ”琥珀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李翠介紹,老人的兒子也拿出一部分資金,并和社工一起找物業、社居委和鄰居做工作,爭取理解和支持,終于開通了這條道路。
在合肥市廬陽區,已經有10戶空巢和獨居老人家庭正在測試物聯設備,為該區即將開展的入戶居家養老物聯網應用作準備。物聯網應用“智能養老”模式開啟后,將可以提供老人定位求助、老人跌倒自動檢測等多項服務,成為居家老人的“安全衛士”。
摘要上下樓不便、衛生間濕滑、家具銳角可能碰傷老人……普通家庭住宅因為缺少適老化設計,給老人的生活帶來種種不便,甚至帶來危險與傷害。對家庭住宅進行適老化改造,讓老人住得更加便利和安全,成為人們對居家養老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