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天氣咋暖還寒,早晚都還有一些涼意,而春天樹木的葉子都爭先恐后伸出綠油油的嫩芽,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樣可喜。今天,澳斯威爾烹飪實驗室介紹的是兩款蒸野菜的美味。小時候,吃野菜倒沒什么滋味,且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因為感覺是野生的,傳遞到舌尖上總是有一些粗糙,一些苦澀。長大后,在鋼筋水泥間呆久了,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吃茶,喝酒,燒烤,海鮮,然后心中總還留有一席味覺未被填滿,那是故鄉野菜的味道。故鄉的野菜,最常見的便是是薺菜和香椿頭,人還是小孩子,一人挎著一個小籃子,于是歡呼著上山摘薺菜。香椿頭是長在樹上,夠不著,于是叫那些大點的孩子爬到樹上,一個枝條一個枝條的扔下來。
薺菜最好吃的做法是用豬油炒,那時候家里還沒有冰箱,想吃肉時要逢日趕集去鎮上買,家里稍寬綽一些的人家,吃的則是臘味,臘雞,臘魚,臘肉,臘火腿腸之類。可是母親在家里沒有準備臘味,只得是多放豬油。先將鐵鍋爆油,然后“刺啦”一聲,把我撿來的薺菜爆炒,快速的翻轉三四次即好,油汪汪的,綠油油的就出鍋了。母親讓我出鍋,每當這時口水吞咽之聲,忍不住要用手指拈出幾根菜來。母親照例是要來打罵,“像個什么人樣!哪有這樣饞的!”臉上卻是慈詳的微笑。
周末,叫上同事去郊外采摘野菜,田間地頭轉了一圈,都是一望不到邊的平地,香蕉園占多,也有蔬菜瓜果。田壟路邊只有低矮的小草,不見野菜蹤影,廣東的天氣已經是很熱了,或許是沒有,或許是過了季節。既是要用咱們的澳斯威爾蒸烤爐做這樣一道菜,我打電話給小時候的同學發小,叫他郵寄過來,現在是快遞業發達,朝發夕至,托電子商務的福,順便也可以滿足我的家鄉美味的口腹之欲。
在辦公室里準備一臺澳斯威爾蒸烤爐,加好水,約預熱1分鐘。將薺菜洗凈,放入碗中,加水,少許鹽,放入雞蛋。入澳斯威爾電蒸爐,100度蒸汽約15分鐘,然后出爐。清香撲鼻的薺菜煮雞蛋就做好了。
香椿頭即是椿樹的嫩芽,《本草綱目》上有“嫩芽淪食,消風去毒。具健胃、止血、消炎、殺蟲之功效”。香椿頭不僅是家常常食用的野菜,而且是一味良好的中藥,
將魚頭洗凈,腌制調味,香椿芽去尾老莖,切成細末,加入大蒜,姜,放入澳斯威爾蒸烤爐中,115度蒸汽約25分鐘,然后即可出爐了。濃濃的白色湯汁包裹,像奶汁一般,香椿特殊的青草氣味迎面而來。
做薺菜,油太重了,是不得的,最是要趣的是從舌尖上觸摸清香的原野之味道。而香椿頭蒸魚更是可喜,滑而不膩,香潤可口。多少次夢回故鄉卻不得,用澳斯威爾電蒸爐做的野菜,仿佛讓我置身于故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