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中,打開寶藏的鑰匙其實是一聲 “芝麻開門”的暗號。這個故事與徘徊在智能 家居 大門外的創業者處境有些相似,盡管創投者知道智能 家居 是接下的一個萬億級市場,但站在這座“寶庫”門前,很多公司團隊試了各種招、砸了很多錢,那座大門還是巋然不動。
智能 家居 一度被定調為“客廳經濟”,國內不少家電廠商是進軍智能 家居 市場的急先鋒。電視機、空調、空氣凈化器、飲水機、掃地機器人等設備連上WIFI、裝上藍牙后,交由智能手機來操控;由于可以直接提升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與系統使用粘性,在智能 家居 領域經??吹绞謾C廠商活躍的身影。然而,智能 家居 的概念很熱、產品很炫,消費者并不買賬,目前尚無真正重塑人們的 家居 生活形態。
作為未來十年家庭生活消費最重要的場景經濟,智能 家居 的生態產業鏈除了智能家電以外,還包括通訊、語音交互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等技術提供者,以及各種新奇特智能硬件生產廠家;另外,電商眾籌平臺、線下經銷渠道等在智能 家居 硬件的銷售中發揮舉重輕重作用。
在體系龐雜、產業交織的智能 家居 面前,創業者如何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押注“一根針捅破天”的尖刀型產品,打破在智能 家居 大門外轉悠、干著急的局面,當下最為緊迫的事情。

一、智能 家居 的最大剛需是智能安防,而非智能家電
為何消費者對五花八門的智能家電產品反應冷淡呢?首先,很多智能 家居 產品僅僅是增設了聯網功能,并未切中用戶的痛點;其次,現階段接受智能 家居 的多是城市富足的年輕人,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新花樣倒不如說是累贅;再扣除我國大部分農村家庭的話,市場規模比較狹窄;再次,家電產品的更新迭代周期短,比如用戶剛買了4K電視,又流行起了曲面電視。另外,很多智能電器的打開率有限,比如人們看電視次數越來越少,空氣凈化器在霧霾天氣才開啟。
除了智能家電廠家外,房產開發商的智慧住宅、物業公司的智慧社區O2O、黑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民用智能安防等也紛紛布局智能 家居 。技術和市場相對更成熟的智能安防,在智能 家居 陣營中潛力巨大:
(1)安全是每個家庭最原始的基本需要,不管是在城市農村,人們更舍得在安防上投入,往往越是有錢人越缺乏安全感,近年來,高檔住宅的智能安防系統,已成為開發商銷售樓盤的主打賣點之一。
(2)據公安部統計,每年因入室盜竊造成的家庭損失高達11300億元。特別是隨著拆圍墻、建開放型社區政策執行之后,社區盜竊偷盜機率暴增,城市家庭的智能安防的需求將更加旺盛。
(3)人們往往不會輕易更換門鎖等安防設備,使用周期可達5至8年之久。出于對家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關切,用戶對智能安防設備的安全級別以及聯網訊息保持敏感。
在智能安防設備,門禁、智能鎖、攝像頭等均可與互聯網大數據、云服務等相連接,實現功能產品向智能產品的升級。由于具有海量的家庭用戶群體、明顯的強需求和真痛點、高頻的使用黏性,使得智能安防成為有望率先引爆智能 家居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