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雙雄曬年報 轉型成效初現
事件
近期,家電上市公司開始陸續交出2015年成績單。從黑白電龍頭TCL、美的率先公布的業績看,在家電行業整體低迷、增速下滑的情況下,龍頭企業也難幸免,美的營收微降2.28%,TCL凈利潤下滑19.4%,營收只有4%的增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不如預期,尤其下半年表現確實不太好”。但成績單里也不乏亮點,TCL服務業務增長顯著,美的效率提升明顯,海外布局加速,在“新常態”下龍頭企業率先轉型的動作已經逐漸顯現出成果來。
服務業務成TCL利潤新“奶牛”
2014年以來,TCL在業內率先提出了“雙+”轉型戰略與“國際化戰略”雙輪驅動,并將集團產業及業務架構調整為“7+3+1”,包括產品業務、服務業務以及創投及投資業務群。財報顯示,TCL集團的業務轉型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
去年TCL集團的服務業務板塊總收入已經達到220億元,同比增長20.4%,明顯高于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包括互聯網應用及服務事業本部、銷售及物流服務業務群、金融事業本部,正逐漸成為TCL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構成。其中在2015年新組建的TCL金融控股集團,貢獻凈利潤6.7億元,同比增長90.07%,成為華星光電和TCL通訊科技之外第三大利潤板塊,表現十分搶眼。
據TCL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智能電視平臺累計激活用戶1192萬,日均活躍用戶數為480萬,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7%和112%,2015年其智能電視服務平臺收入1.21億元。
李東生坦言,在智能電視的服務收入上有了突破,但移動服務能力差距還比較大,只有2500萬元,是未來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今后在這方面投入資源會比較大,在考慮并購的同時尋求各類合作,與樂視合作就是一個開始。
而向來被稱為“利潤奶牛”的華星光電利潤下滑了14.95%,從而影響了TCL集團整體利潤的下滑。不過這與面板產業整體環境相關,李東生認為今年一季度面板產業已到谷底,預計情況不會再往下走,并將在三季度有所回升,“雖然利潤同比減少,但華星光電的效率、效益指標依然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而且目前銷售量增長緩慢,尺寸增長快,說明需求還在增長。”
美的聚焦產品“效率領先”
而縱觀美的年報,除了每股收益增長20%、計劃每10股派現12元外,最大的亮點在于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凈利潤同比增長21%。2015年,美的堅持聚焦產品與用戶,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盈利能力穩步增強,整體毛利率為25.92%,同比提升0.46個百分點。
盡管空調及零部件收入同比下降11.3%至645億元,但行業整體庫存高企的情況下,美的這部分業務去庫存化執行堅決,改變傳統的“壓貨式”營銷,大力推行“T+3”客戶訂單制,由儲備式生產轉變為客戶訂單式生產,加快周轉。2015年底,空調存貨同比下降30%。同時,大物流平臺的搭建對效率提升及去庫存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積極轉型的美的在渠道方面,線下旗艦店實現了對三四級市場90%的覆蓋,以旗艦店為主要載體的電商O2O融合業務逐步落實,全品類產品綜合售后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線上全年電商零售額達160億元,11個單品市場排名第一。此外布局機器人產業,以“智能制造+機器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也拓展美的B2B的產業空間,推動美的智慧 家居 的快速發展。
龍頭企業進一步加速國際化
在進一步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龍頭企業也加速推進各自的國際化進程。去年美的先后與開利、博世、??怂惯_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借力跨國企業加速推進國際化。此前不久美的剛宣布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希望借助其技術、品牌和營銷資源,夯實全球運營的基礎,進一步推動美的成為全球領先的白電企業。
不只是美的,年初海爾也收購了GE的家電業務,對于這一輪行業重組的影響,李東生認為:“未來幾年可能會有一批企業被淘汰,產業集中度會提高。無論國內還是全球,收購、合作、重組的案例越來越多。TCL有這樣的機會,也不會放棄,會持續關注。”
事實上,去年TCL集團1045.79億元的營收中,已經有47%來自海外市場,得益于墨西哥、波蘭工廠的支撐,北美、歐洲和拉美市場表現突出。李東生表示,今年TCL國際化的重點是發力新興市場,并強化海外的工業能力。他透露,TCL在非洲的彩電投資項目已經啟動,印度、巴西項目也在研究之中,“新興國家對產品進口關稅比較高,所以當地要有工廠,否則把產品賣進去很難。TCL會采取‘三軍聯動、品牌領先’的策略,在當地建立核心能力,因為過去OEM、ODM、品牌代理的模式很難做得長久。”
南方日報記者 錢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