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 家居 行業呈現大融合趨勢)
智能 家居 行業逐漸呈現大融合、多亮點態勢,各種智能硬件產品層出不窮。多位家電產業人士表示,資本的大力扶持是智能 家居 興起的重要推動力,但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在標準、成本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另外,高科技研發、小規模生產使得智能 家居 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內對產品普及將帶來一定困難。
資本助力
3月10日舉行的2016中國(國際)智能 家居 創新論壇以“智慧+智能家”為主題。目前智能 家居 領域已從傳統的家電覆蓋到安防、照明、 家居 、娛樂、環境健康等領域,并在智能 家居 整體架構體系下不斷融合,智能 家居 整體系統集成領域不斷組合和創新。
智能 家居 最早起源于商用,僅提供自動控制功能的單體終端設備。而“互聯網+”推動智能終端變身智能網器,承擔基礎設施“云-管-端”中的重要角色。具備大量傳感器實現“感知+控制”以及具備互聯互通實現“朋友圈”的新一代工具,成為消費者新寵。
奧維云網研究總監韋玉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等領域滲透率逐步提高,傳統互聯網巨頭出現增長乏力現象。在此背景下,以智能硬件入手,打造新入口、獲取數據流成為了這些企業新的開拓方向。以谷歌為例,公司從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到收購摩托羅拉、發布Google Glass掀起智能可穿戴設備浪潮;收購智能 家居 廠商Nest及Dropcam,更表明其布局智能 家居 的決心。互聯網巨頭對于智能硬件或智能 家居 產品布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及跟隨者,為智能硬件及智能 家居 概念普及和產品導入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韋玉懷認為,資本的力量推動了智能 家居 加速發展,“過去十年,天使投資是支撐軟件類創業公司成長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領域開發殆盡,App領域的機會越來越少,資本紛紛尋找下一個風口。在此背景下,風險投資對于智能硬件、智能 家居 產品的投資日趨增多。受資本追捧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智能硬件創新浪潮愈發涌起,時尚的外觀、絕佳的體驗及精準的定位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系列顛覆性產品。部分優秀智能硬件產品已成功替代傳統功能性產品。比如智能電視對傳統電視的替代、智能溫控器對傳統溫控器的替代等。”
以“人”為本
韋玉懷認為,智能 家居 要從小眾市場走向普及,必須從花哨需求走向真正能增加普通消費者“幸福感”的需求。“消費者對于單純的遠程控制或賞心悅目操控界面所支付的溢價不會太高,其需求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安全、健康、舒適、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功能的實現要建立龐大的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總結、梳理為模式,從‘人’的視角去看待產品。從這個角度看,現有的智能 家居 產品在抓住用戶的痛點需求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物聯網產業人士則指出,智能 家居 的本質就是一個小型的家庭物聯網,各項產品設備必須實現互聯互通及數據交換,才能發揮其價值。現階段互聯互通環境還不夠成熟。行業發展初期各智能 家居 公司更多是“圈地”,推行自身的標準,兼容性差、互聯互通標準缺失。同時,無論是傳感器等硬件還是4G流量費,信息傳輸成本與速度都不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分析人士指出,改善性消費是家庭支出主要趨勢,從成套家具到黑電、白電,然后是互聯網和3C產品。目前家庭消費仍處在升級過程中,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在不斷提升。未來5-10年中,如果硬件本身的差異繼續縮小,這一要素將不再構成消費者選擇的主要標準。消費者將越來越關注產品及相關服務。基于增值服務盈利的模式在互聯網世界廣泛存在,且正向傳統產業滲透,智能 家居 是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的領域之一。
韋玉懷表示,技術標準之間的競爭,并不是阻礙智能 家居 行業發展的瓶頸或者障礙。長遠看,不同標準有融合發展的趨勢,市場將是決定標準存在和勝出的主導因素。預計隨著標準的逐漸完善和市場的自然選擇,標準之間將相輔相成,共同支撐智能 家居 系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