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的移動互聯網,一直有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一是 “冰火兩重天”。
看好的極度看好,不看好的非常悲觀,一方面當前互聯網經濟存在嚴重泡沫的說法不絕于耳,人們言之鑿鑿痛心疾首,紛紛表示只要資本寒冬一到,當年泡沫幻滅、尸橫遍野的場景就將重演;另一方面看好的依然長期看好,表示當前所有的問題都只是前進路上的曲折,泡沫也是健康的泡沫。
兩種觀點一直碰撞呼應,搞得互聯網經濟越來越像是不男不女、任人打扮的樣子,這一來可苦壞了大多數沒有獨立判斷力、聽風就是雨的創業者,可謂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天天都是心臟蹦極跳。
二是媒體上的投資人都得了 “貝利病”,紛紛成了臭嘴。
這兩年的移動互聯網頻繁上演 “一擁而上、一哄而散” 的荒唐鬧劇,團購火了,于是千團大戰,然后一夜之間團購網站成批倒下最后只剩幾個;O2O 火了于是紛紛來搞 O2O,一時言必稱創業、創業必稱互聯網、互聯網必稱 O2O,說項目不帶一點 “線上線下” 都不好意思了,結果呢?而這個過程的罪魁禍首往往是在媒體上指點江山、呼風喚雨的投資人們(也就是說,觀點只代表他們要傳遞給媒體的,而未必是內心的),這幫投資人們擁有貝利一般的神功,看好社交、社交沒戲了,看好 O2O、O2O 死完了,看好 P2P、P2P 攜款潛逃了,看好某種形式的在線教育、那幫在線教育沒聲音了……所以,當今年他們又站出來表示看好時,大家不由得心有余悸,搞不好這個領域又要悲劇了。
當然,出現這種問題也是正常的,每個領域都有他的時間窗口,投資人看好某個領域,往往是這個領域已經有了相當的苗頭和不錯的選手,時間窗口也就所剩無多了。等他說看好時你才立項開始研發,基本已經來不及了,而此時還要不顧一切搭上末班車的創業者多數只能為這個看好買單、給投資人已經投了的明星企業 “造人氣、當炮灰”,最終能夠幸存的往往也就幾家——還往往是在投資人站臺說 “看好” 之前就已經深耕這個領域的幾家。
那么,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泡沫究竟有多嚴重?會不會重演當年泡沫崩裂的悲劇?從社區到社交到社群到內容……這些模式忽然爆火又迅速冷卻 ‘背后的本質邏輯是什么?如何弄清楚你一時腦熱沖上去做的項目,究竟是泡沫的一部分、還是與泡沫無關?這可不是一句 “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那么簡單,特別是對那些賭上身家性命的創業者,可不能只顧著埋頭跑路,還必須得抬頭認路。這便是菜狗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如何衡量自己項目的 “泡沫度”?需要聲明的是菜狗并非金融投資人士,所言更多以初級創業者的角度進行分析。
來來,識坑,避坑!
一、泡沫背后的實質
何為互聯網經濟泡沫?從字面意思看,就是 “價格遠遠高于價值導致的泡沫”,放在這里就是:今天市面上的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融資的時候又多又快又容易,導致其估值遠遠高于公司實際價值;接著,創業者和早期投資人一起扮演雙簧、哄抬物價,通過 “龐氏騙局” 一般的聯合忽悠導致公司估值越來越高得離譜,脫離實際價值;最后,融到的海量資金并沒有帶來實際的效果,這些創業公司實際的市場表現遠遠低于他們之前帶給投資人和業界的預期,加上價格太貴,后續融資出現了嚴重困難和瓶頸。
互聯網泡沫中的公司就好像《讓子彈飛》里,姜文把周潤發的替身砍了,告訴大家別怕沖吧,結果等大家沖上來,發現對著自己的四面八方全是格林機關槍和加農炮。
融資不是問題,關鍵在于融資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在菜狗看來,互聯網經濟和傳統商業的互聯網 + 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永遠是建立在 “連接、效率、重構……” 基礎上的流量經濟,與傳統營銷體系中的 “渠道、促銷” 相比,互聯網經濟永遠是利用科技杠桿,花小錢吸引大流量進而賺大錢。“花小錢賺大錢” 就是她的核心優勢,一旦失去了這一點,互聯網公司也就沒有了半點優越性。
所以我們說曾經的百度為何牛逼,因為在那個時代,只要上網必須搜索,只要搜索必須百度,而商家只要希望自己的信息得到 “搜索結果優化” 肯定得抱百度大腿,李彥宏只要保持搜索領域的技術領先和用戶認知優勢,就是躺著把錢掙了。而今天我們說百度出現了一些問題,是因為大家上網未必要搜索了,搜索不再是人口流量的必經之路,真要搜索也未必是百度了(找人有微信,找吃的有美團),而百度的另外幾張牌比如地圖、百科、貼吧、糯米,都達不到當年搜索那樣 “此路是我開、留下買路錢” 的流量紅利了。
流量紅利是所有所謂互聯網風口背后的核心,從社區到社交,從團購到 O2O,從大平臺電商到垂直電商,從工具 APP 到內容 APP……一旦某一個領域火了,一定是人們紛紛斷定這個領域需求正在噴發、用戶爭先恐后涌入、流量紅利已經到來,管他是論壇、關系鏈、公眾號、APP、網紅還是 IP……有流量紅利就好,而一旦這個領域不火了,一定是大家認為紅利已經耗盡,用戶已經涌入了第一名第二名那里,或者審美疲勞、喜新厭舊對你不 care 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對于投資人來說也就是 “這類項目我已經不看了,別來煩我了。” 可對于長期專注一個領域、深挖其中不開化的創業者來說,這可就是災難了:“昨天不是還很看好嗎,說好的不離不棄呢,怎么換風向比姑娘變心都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