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有些得理不饒人。
她沖著樓上的房東陳先生大吼:“如果再不維修,那咱們法院見!”然后,狠狠地掛斷了電話。每天,當抬頭看到那個發霉的墻角,她就不由怒火中燒。
陳先生也很無奈,房子剛裝好不久就滲水。他無法找原來的包工頭來修——即使找到了,也拿這些“游擊隊”沒辦法。
他只能認命,自掏腰包。一套房子裝修,涉及面廣、工序繁復,業主很難有效監督,小意外會時常發生。有一則網絡調查顯示,有馬桶沖出熱水、裝鏡子打孔成噴泉、工人不小心切掉手指等。
裝修房子原是件好事,誰也不希望不愉快發生。如何減輕這些防不勝防的煩惱?提前買份裝修保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像很多“空中飛人”,買延誤險不僅可獲得補償,還能找到一種心理安慰。
ONE|壹:
據搶工長平臺的調查數據,業主在裝修中最關注的問題分別是: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報價不透明、溝通不暢責權不清。尤其是責權不分的問題,最容易造成財產損失,以及影響鄰里關系。
一位業主講述了這么一件奇葩事。他 家裝 修的時候,把材料款給了施工方,結果施工隊忘記拿了,家里的門沒有鎖好,這筆錢就丟了,最后報警也遲遲未能追回,而施工隊也拒絕補償。“碰到這種事能怎么辦?”他很無奈。
在整個裝修鏈條里,工長和工人們甚至更怕出意外。
風險無處不在。封閉的室內環境、臨時拼裝的腳手架、鋒利的電鋸、高溫易燃的油漆、倚墻而放的玻璃……每年都有工地事故發生。
曾有媒體報道過“裝修工人死亡,誰來埋單”的新聞,給裝修工人的安全作業敲響了警鐘。裝修工人如果沒有保險,一旦發生意外誰來埋單?
“小到工人受點皮外傷,大到工人施工中喪命,還有花一兩百萬醫藥費的。”一位裝修公司負責人大倒苦水。一些公司出于人道主義,會給點費用,但這也只是出于同情心。
工長們最擔心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施工的人身安全和施工中業主的財產問題。特別是在二手房裝修過程中,室內一些東西很容易磨損,一些貴重的東西,如果出現丟失,責任容易產生扯皮。
TWO|貳:
裝修施工屬于高危行業。由于工人流動性大、工程量規模小,一般都沒有保險。
在傳統的 家裝 公司里,工人們常常自嘲是典型的“三無”人員——無保險、無編制、無保障。從嚴格意義上講,工人不屬于裝修公司的員工,他們是層層轉包者。
他們內心深處,十分缺乏安全感,希望有一個裝修平臺能提供這份保障。
要解決這個行業痛點,須建立一套針對裝修雙方的保障體系,而不僅僅是單方。搶工長平臺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它選擇的合作伙伴是中國人壽財險。
在2016年10月18日,它們一連簽下了三份協議:
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作協議》涵蓋了施工人員意外傷害身故、意外傷害醫療、意外傷害住院補貼三方面;
2、《家庭裝修“安裝工程一切險”保險合作協議》囊括了施工過程中的各項保障,不僅包括施工工地物質損失,還包括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第三方人身和財產損失,保障業主裝修過程中的權益;
3、《家財險保險合作協議》規定業主通過平臺裝修,竣工后1年內,因保險合同責任免除以外的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個人財物及第三方人身、財物損壞、損失,可向中國人壽財險申請賠償,保障業主裝修完成后的權益。
這是一套立體的裝修保險解決方案。“對工長和工人主要是人身傷害意外險,對消費者主要是財產保障,涵蓋安裝工程和家庭財產保險。樂居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樂居 家居 集團總經理文東表示。
THREE|叁:
為什么又是它?當搶工長平臺率先宣布了裝修保險計劃后,令業界嘩然。此前,搶工長平臺先后為業主提供了第三方監理、集中采購輔料等一攬子服務,
該怎么搶占市場,文東有一套獨特的打法。
一直以來,馬路游擊隊占據了中國 家裝 業大部分市場份額,在進入移動互聯網以后,搶工長平臺應運而生,它解決問題的步驟是這樣的,從信用保障開始,到支付方式、工程質量和材料采,再升級到人身保險。
作為領先的互聯網裝修交易服務平臺,自2015年2月正式上線以來,搶工長一直致力于用工匠精神,為行業打造安心保障的互聯網裝修交易服務平臺,堅持為工長和業主提供保障。
它的模式最大突破在于,抓住了裝修鏈條中最關鍵的群體——工長,并為他們搭建了免費的互聯網裝修平臺。而搶工長平臺的角色,越來越像一個服務平臺,不斷為工長和業主們深化服務。
“這次引入裝修保險,是搶工長平臺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一位裝修界資深人士說。當然,這也是工長們接單的新武器。目前,搶工長平臺上擁有超過5萬名工長,工人約40萬名。
中國人壽財險上海市浦東支公司總經理懷文斌稱,這次與搶工長平臺全方位合作裝修保險,也是中國人壽財險的一次創新。
益圓木門董事長尹繼超表示:“搶工長與人壽達成合作,無論是對材料供應商還是對消費者都是更高的保障,同時也堅定了益圓木門與搶工長平臺合作的信心。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認為,搶工長平臺與中國人壽合作,是互聯網裝修與保險的一次跨界升華,將共同打造一個良性的裝修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