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好事者寫段子稱:今年遇到南方朋友不要和他們聊天氣。
反常天氣讓南方群眾在短短幾個月內經歷了數次臺風襲擊,前有“妮妲”、“鲇魚”肆虐,后有“莫蘭蒂”橫行,惡劣氣候造成約25億631萬美元經濟損失,29人死亡、49人受傷……最近“海馬”又登陸廣東福建,許多網友表示已經厭倦了在自家門前聽風看海的日子。

其實這些氣候災害并非不期而至,國家氣候中心早已預告:8月起全球將進入“拉尼娜”狀態,可能引發氣候紊亂。誰能想到“小女孩”(拉尼娜的中文意譯)不僅不嬌羞文靜,反而竟掀起這么多風波.
不止如此,專家提醒:今年冬季我國因拉尼娜現象將導致50年難遇的寒冬。
冷冬預警,南方首當其沖
什么是拉尼娜現象?LaNina一詞來源于西班牙語,原意為“小女孩”——剛好和“厄爾尼諾”湊成一對童男童女。簡單說,它就是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氣候現象,一般指赤道中東太平洋表面大范圍持續異常偏冷。

“拉尼娜”現象不僅會加劇中國境內臺風強度和頻次,最重要的影響是導致我國冬季氣溫較平時偏低,出現“冷冬”。氣象專家預計,今年12月初就將迎來下半年首次全國性寒潮,整個冬季將異常寒冷,甚至可能出現五十年難遇的極端低溫。屆時不僅會帶來雨雪凍害,甚至可能像08年初一樣冰雪封路,導致南方多地大范圍影響交通運輸。

表面上,全國人民都會受冷冬影響,但南北供暖政策的不同導致受傷的總是南方朋友。何況從區域統計看,拉尼娜年南方冬季偏冷概率更是高于北方,華南、江南等地區則達80%以上。
在沒有暖氣的江淮以南,網友戲稱“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冬天里凍成了狗”。還有人說:“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多穿點就扛過去了,南方的冷是魔法傷害,裹成米其林還是冷。”
五十年難遇寒冬,你怎么過
既然沒有統一供暖的便利,寒意逼人之下有必要選擇一款取暖設備。
近年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提高,燃煤燒炭已不可取,于是有人選擇裝地暖,有人開空調,有人用線圈加熱的電暖爐……實際上這些選擇好不好,也有待商榷。
先說空調,雖然方便調控,但升溫太慢且容易使房間太悶,空氣不流通,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使人出現鼻塞、頭暈、耳鳴、乏力、皮膚過敏等癥狀;地暖雖然舒適,而且不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或引起干燥,但對樓層要求高,層高不夠的業主并不適用;而電暖爐,它的原理是線圈導熱,雖然取暖效果較好,但限于局部,且線圈外露,如使用不慎易發生安全事故。
因此,冬季還是選用取暖器這類既能為大空間供暖,又安全健康的取暖設備更可靠,如美的這類品牌大、質量過硬的取暖器是不錯的選擇。但專家建議,使用取暖設備也要注意調溫,出門注意添衣,否則室內外溫差過大,機體適應不良易引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