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5年,空調巨頭之間彌漫著“價格戰”的硝煙。眼前的2016年,如何擺脫“價格戰”的困窘,從競爭的“紅海”駛向“藍海”,擺在了處于變革“風口”中的空調巨頭面前。
近日,行業老牌科龍放出新年大招,引發了業內的熱議,面對全行業推出了“雙高戰略”,加速推廣更高能效、高性價比的變頻空調,全面淘汰高能耗的定速產品。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科龍空調如此高調的開年引爆,劍指中高端目標市場,不單純是一次市場營銷戰役,更值得尋味的是,思變中的家電“老字號”再次被激活,在空調產業的拐點重新開辟出“高能效”、“高性價比”的差異化競爭道路,欲找回曾經的市場地位。
新年大招,省心變頻引爆終端
眾所周知,變頻已成為空調市場的核心消費趨勢,各大空調企業均在拼搶這一市場高地。然而,在陣痛的經濟調整期,個別企業迫于高位庫存及規模增長的壓力挑起了“價格戰”,一味通過低端、低價沖擊市場,甚至在不惜降低產品質量下通過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來擾亂市場。
事實上,這些倒行逆施不會成為市場主流,空調行業也不乏理性并勇敢的企業,2016年伊始科龍空調,憑借32年積累的雙高效變頻技術優勢,率先發起了這場聲勢浩大的省心變頻引爆終端的活動,全力推廣具有“高能效”、“高性價比”的變頻系列精品,正式發起變頻空調對定速的圍殲戰,科龍將其定義為“雙高戰略”。
科龍方面透露,經過全國100多個城市的深入調研發現,消費者對變頻空調的需求最大,而且尤其注重“高能效、高性價比”的產品特點。但是個別企業的空調產品不僅價格虛高,還貼上一些虛假的“能效”標簽,欺騙、傷害消費者,以不正當手段競爭、謀利,這正是科龍“雙高戰略”要堅決抵制的。
專家分析,2015年變頻空調零售量占整體市場的61.1%,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4.9個百分點。國內空調行業已進入了變頻時代,而對比日本、歐美等國外發達國家90%以上的變頻占比,中國空調市場的變頻化還有一次巨大的機遇,30%以上的變頻大蛋糕足以吊起所有空調巨頭的胃口,如何抓住這一機遇需要考驗空調企業的膽識和智慧。對此作為空調行業的老牌企業,科龍空調蓄謀已久,準備打開一場價值持久戰,值得業內借鑒與思考。
聚焦變頻,“雙高戰略”劍鋒所指
每一次的行業調整期也是市場競爭格局重塑和洗牌期。當前空調行業正在經歷產業升級的震蕩期,這就意味著一部分企業將借此實現“彎道超車”,也有一部分企業將會淘汰出局。深入剖析一下,科龍空調的“雙高戰略”,不只是一場營銷戰役,還有一層更深的寓意。
熟知科龍的經銷商指出,通過“雙高戰略”在市場上全面逆襲,其背后還有技術、產品、渠道等深層次的變革作為支撐,其重要的一個戰略意圖就是,憑借一級能效彎道超車及定速換變頻的產品策略,找回曾經的市場地位,這也是老牌科龍在2016年最大的野心。
翻一翻科龍空調的歷史,著實不容小覷。而且尤其重要的是,科龍空調的每一次重大蛻變都是站在高起點的技術和產品的基石上起飛,引領著空調行業向更節能、更高效的方向迭代升級。早在2002年,科龍創造了國內能效比最高的雙效王空調,引發行業“能效大戰”,此后第四代“雙效王”空調,打破世界高能效紀錄……至今32年里,執著于空調行業,不斷刷新能效紀錄,“高效變頻”樹立了行業標桿,成為中國空調業界的“老字號”。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2016年,科龍又順應互聯網時代潮流提出了高效化、智能化和時尚化的市場戰略,這一戰略是對其精品化戰略的升級和延伸,之后科龍從智能化和年輕化兩個層面對品牌和產品進行了重新規劃,提出2016冷年的兩大任務是全線產品的智能化普及和高效變頻普及,并推出了 “雙效王”和“YOUNG生活”兩大系列產品,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從科龍連續的幾大動作可以看出,2016年科龍空調的市場運作將更加注重精準化、專業化、時尚化,以“雙效王”系列新品支撐的高能效高端產品主要面向高端消費群體,通過注重體驗的智能技術和頂尖的變頻技術滿足這類人群對精致生活的追求。同時,強化高能效、高性價比的“雙高戰略”,充分滿足各個階層對高質、優價的需求。
近兩年,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空調產業走到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在市場增長放緩、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一大批空調企業謀求以激進的價格策略和終端引爆來刺激市場頹勢。然而,以科龍為首的技術實力派,則是通過深挖消費需求,憑借自身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進行差異化的市場引爆,專注技術,專注品質,本著“只為做一臺好空調”的態度,給經銷商和行業注入了一股信心暖流。可以預見的是,科龍,這個專注制冷領域32年的專業品牌,厚積薄發,堅持技術孵化產品、產品孵化口碑的理念,堅定產品價值市場路線,定會釋放出更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