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視行業加速洗牌 大尺寸產品成突圍焦點
今天下午,由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中心主辦的“2016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趨勢研討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研討會圍繞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轉型升級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熱點問題展開全方位的討論。
轉型升級正加速,創新發展成常態
顯示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柱,其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時,平板顯示在產業鏈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發展將有力帶動上下游數十個產業的共同發展。當前,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一個核心標志是增速降低,因此,產業轉型的真正機會在于重新整合和融合,著力深化轉型創新戰略。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在致辭中指出,新型顯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切入點,改變增長方式,必須調整結構、升級裝備,也就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更需要深刻理解產業協同、開放共贏的重要性,通過裝備升級和技術創新,實現對我國平板顯示行業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優化的最大支撐。
行業格局正生變,洗牌淘汰更激烈
當前,全球面板產業格局已發生大變,競爭將更趨激烈,中國大陸的顯示產業規模扶搖直上,面板生產總量全球占比已達20%,成為繼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后,顯示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
奧維云網(AVC)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表示,2015年全球TV面板出貨同比增長7%,其中大陸面板廠表現最為搶眼,全球出貨占比由2014年的17.3%攀升到2015年的23.6%,形成穩定一極。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2015年全球整機出貨同比下降2.54%,高供給和低需求的市場環境下,2015年面板價格一路狂跌,面板產業鏈面臨嚴峻盈利考驗。
2016年預計全球面板出貨量有小幅成長,而出貨面積將增長16.6%,大尺寸化趨勢明顯,或有機會通過消耗過剩的面板產能以緩解仍然日益嚴峻的供需關系。曲面、超輕薄、OLED等差異化產品經過市場培育,相關面板的出貨量預計2016年進一步猛增,或成為面板廠獲利的新引擎。
盡管在近年來國產面板產能已不遜于外資巨頭,但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領域。在解決了產能問題后,國產面板業顯然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向高端延伸。平板顯示廠商與產業鏈上下游及渠道、金融、電信、能源、制造、互聯網等行業合作將更加深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聚焦大尺寸,新型顯示產品開始普及
目前,隨著OLED、量子點、激光顯示、柔性顯示等新型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不斷創新,新型顯示技術的差異愈來愈小,新型顯示技術產品已經開始步入普及階段,競爭的焦點更加延伸到大尺寸、超高清等方面,定制化生產將更能贏得消費者青睞。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總經理吳昕在演講中表示,隨著平板顯示產品技術發展,其進步趨勢具備以下四大特征:大屏化、超高清、寬色域、新材料。電視行業遇到了產品概念層出、標準滯后于技術發展、產業鏈協同不足、傳統業務模式受到沖擊、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在中小尺寸同質化搏殺價格的今天,除了上游企業和整機制造企業的積極推廣之外,大尺寸型號在高端產品中無疑占據了主要的地位,不僅意味著更高的單臺售價,還有助于篩選高價值用戶。
應對新沖擊,平板顯示急需多邊聯合
今年,盡管傳統彩電市場銷售遇冷,但是卻難擋互聯網品牌進入彩電市場的熱情,而互聯網品牌涉足彩電市場的確對傳統廠商形成沖擊。明年彩電市場品牌分化將進一步拉大,國產品牌之間差距也會進一步拉大,將出現兩三家品牌巨頭強勢爭奪市場。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電視市場的平均屏幕尺寸每年增加1英寸;至2019年,6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出貨量將以63%的年復合增長率大幅猛增,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隨著4K電視市場銷量的急速增加,顯示大尺寸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市場發展趨勢。據京東方方面介紹,隨著智慧城市等的發展,未來商用類大尺寸產品未來也備受關注,智能交互顯示也是商用顯示發展的潮流。

當前,產品同質化,惡性價格戰令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國內各類型企業也開始重新進行發展戰略規劃和布局,加快業內和跨界資源整合、兼并收購、資本運作、品牌建設和海外市場拓展。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企業逐漸意識到應避免單打獨斗,促使了更多的抱團多邊形合作或聯盟經營出現,從而使自身更具競爭力,以及得到可持續發展。
開啟新生態,推動平板顯示合作共贏
如今,平板顯示行業已經進入了超級競爭時代,市場結構性調整加深,產業處于新舊技術交替時期。面向未來,企業將緊緊把握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的機遇,堅持創新驅動,質量引領,加快關鍵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和突破,完善產業配套體系,促進優勢產業的集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開啟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