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電工照明行業渠道商如何變革?
2016電工照明行業經銷商如何變革?
2016電工照明行業代理商如何變革?
2015年,如果用一個詞形容LED照明燈具和電工行業,“震蕩”也許最為貼切。市場整體下滑是不爭的事實,行業充斥著惡性價格戰,產品同質化越發嚴重,4月小陽春讓大家看到了希望,而下半年行情急轉直下,代理商興沖沖的備貨熱情被澆上一頭冷水。行業求變之聲再次不絕于耳。
無論你變與不變,整個行業都在面臨變革。廠家紛紛使出十八般武藝,拆分、并購、上新三板、開網店、渠道扁平/渠道下沉、新品刺激、訂貨會、價格戰、甚至跑路……等等此起彼覆。所有這些,都只立足于解決廠家面臨的困難,而更艱難的千千萬萬代理商,相當被動。
然而無論如何變革,哪怕時下最時髦的“互聯網+”,也無法改變建材行業實體店將大規模長期存在的事實。今天我們將關注焦點放到代理商身上,探討2016年或今后代理商、實體店該如何走。
大浪淘沙,老思想是絆腳石
回顧2015年, 家居 建材行業令人揪心。比大環境低迷更可怕的,是眾多商家對傳統思維的固守。放到LED照明燈具和電工行業,整體來看,幾個問題尤為突出:
1、 產品線缺乏規劃,存在過多和過少兩個極端,產品之間相互打架,沒有核心競爭力:商家要么手上撰著多個品牌,守株待兔期待東邊不亮西邊亮。有的代理商店里,西門子、松下、西蒙、羅格朗,甚至鴻雁、公牛、飛雕等等,應有盡有;更具喜感的是,隔壁老王也一樣,你有我有大家有。產品缺乏規劃,市場缺乏秩序,店內產品互掐、店外商家互掐。另一個極端是,不少商家還停留在2008年以前比較成功的那種單品牌專賣店方式,一個店只賣一個品牌一種風格一種檔次的產品,墨守成規,產品缺乏互補性。
2、 太在意成功的老經驗,不在乎突破的新做法:尤其單靠老關系,坐店銷售現象仍然突出。不可否認,建立一批長期合作的老客戶確實很有價值,然而,世道變了,規則也變了,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當更優厚條件或更新潮產品出現時,老關系灰飛煙滅。至于坐店銷售,早在10年前就已大聲疾呼,可到今天很多商家還是老樣子。在這個只講快慢的時代,不建立產品優勢,老關系將無法維持;不建立自己的拓展團隊,坐店等客,就算能在市場上維持生存,也會被廠家無情拋棄。
3、 品牌依賴感嚴重:很多商家過度依賴某個品牌,缺乏獨立運營思維。事實上,過去幾年電工照明行業大品牌廠家紛紛出現各種大規模變革,無論是霍尼韋爾對朗能的并購,羅格朗對TCL的并購、以及雷士股權之爭,乃至2015年最熱的佛山照明易主,飛利浦分拆OLED事業部、歐司朗分拆通用照明業務、順豐清潔能源收購晶能光電等等。據統計,2015年LED行業整合并購已經超過20起,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因經營不善和資金鏈斷裂而老板跑路的現象也層出不窮,可以預計,參與我國市場競爭的20000多家企業,未來三至五年有一大批將被迫整合或直接淘汰。
無論是拆分、并購還是跑路,每個案例的背后,呈現的是大品牌的有錢任性或中小品牌的難以為繼,然而所有這些好事都與經銷商無關,壞事卻緊緊跟隨。隨著分拆、并購甚至高管離職潮的涌現,每個活生生的例子都證明,大品牌也有大不確定,品牌轉型不會因為經銷商利益而停滯,政策的延續性成為最不確定因素,并直接關系到下游商家的生存發展。回想一下,每個案例的背后,讓經銷商受益的有多少,受損的又有多少?某朗的品牌并購有沒有讓一些商家直接關門?某士的股權之爭有沒有讓經銷商因怕斷貨而單都不敢接?此外,誰敢保證摩托羅拉、諾基亞、SONY倒下的悲劇不會在LED照明電工行業上演?筆者大膽猜測,這一天不會太遠,或許就在2016年。
4、 對跨界競爭缺乏敏感:“跨界”一詞已經熱炒數年,可LED照明燈具和電工行業商家卻好像并不是太在意,有一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霸氣”。殊不知自己的客戶已經不知不覺的流失了——君不見燈飾店里幾乎都有開關插座和照明產品?君不見賣家具的也玩起了整體設計,順便把電工照明也做了?君不見小米開始做 家裝 了,小米智能插座也問世了?做家電的美的海爾格力也做電工照明你該知道吧?但傳統高端銅鎖品牌奧珀也推出銅開關插座和銅天花燈了你知道嗎?君不見五金鎖具專賣店里也賣電工照明產品了?
銅質古典開關插座 智能 家居 , 家居 物聯網
危機!危機!危機!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2016年,最為嚴峻的情形可能是對于那些抱有老思想的商家,手上撰著數個同品類同檔次同風格的品牌,左手打右手;或手上只做一家產品,透支著品牌信用;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對跨界競爭視而不見……,所有這些,隨著實體渠道壓縮、電商市場成熟、渠道下沉加速、消費需求升級等變化明顯的時候,大浪淘沙,渠道商才想要變就晚了。
物極必反,渠道變革箭在弦上
經驗并不是最好的老師,昨天的成功不能續寫明天的輝煌。物極必反,當一種模式很成功,以致于大家都在做的時候,變革已箭在弦上。
以往,經銷商手上撰著多個品牌,消費者看不中A總會看中B,所以商家成功了,但現在大家都擁有這些品牌,原本成功的商家客戶被分流,優勢盡失;以往,經銷商重點經營一個品牌,靠品牌效應成功了,但廠家渠道扁平化,并下沉到三四線市場,原本成功的商家客戶被分流,優勢盡失;以往,商家積累了一批忠實的工程客戶,成功了,現在對手開出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T8管從最初的30元,到18元,再到12元,后來歐普率先突破10元大關,可木林森卻只要7元……技術普及和價格戰讓原本成功的商家優勢盡失。到今天為止,還有多少商家可以拍胸脯說“這里的市場我作主?”。
從LED照明電工行業最先開始品牌經營,到形象店,到開拓下級分銷,到占領五金店等等,每一個階段,都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成功案例,也確實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然而,到今天這種老辦法是否還走得通,尤其在經濟低迷、房地產開盤減少、成交量萎縮、工程量銳減、樓市去庫存、“互聯網+”的影響下,相信很多商家已經活得很艱難了吧。因此,渠道變革不只是廠家的事,商家的變革已箭在弦上。
未來已來,渠道商如何重拾優勢
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無疑是向好可期的,市場容量會越來越大。但未來1-2年內經濟形勢是否好轉或好轉程度怎樣,目前不好確定。因此,商家的布局既要立足于短期的生存,也要立足于長遠的發展,因此,大幅度的改革規劃和小幅的改革行動可以成為2016年主基調。
未來市場會更加成熟化、專業化,用戶購買行為也會更加理性化、個性化。從消費購買偏好來看,基礎功能型產品將逐步被弱化,而更加智能化、更具裝飾性或更具價值感的產品將更受歡迎,因此,市場的布局首先是產品布局。
就商家而言,其實可嘗試的方案很多,因為在大部分人都還墨守成規時,率先創新即可率先突破。首先,產品需要重新規劃,將那些風格接近、檔次定位接近的產品撤掉一部分,補充一些智能化更高或裝飾性更強的產品,以形成風格、功能、價位上的互補和搭配。同時,現在經濟時局動蕩,走量和走利潤產品相互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中低端產品維持市場占有,并通過利潤更高的高端產品攫取高額利潤。當別人還在為一個5000元級別銷售額的用戶打得頭破血流時,你已經兵不血刃在一個客戶身上賺取10萬元。這不是玩笑,名不見經傳的奧珀銅開關今年就在四川、福建、河北、江蘇等地創造了多個這樣的記錄。
此外,跨界產品帶來的新理念和新體驗,必將是下一個增長點。比如具備手機控制和WIFI上網的智能開關、智能插座、智能化燈光控制、銅質古典開關插座、個性化天花燈定制等,這些產品的出現,既是主流發展方向,也是短期取得差異化優勢的有效途徑。
而在推廣手段上,可以加大和設計師的合作或直接面對業主,并通過微信等自媒體進行網絡推廣。此外,考慮到經營壓力,商家可以考慮一些不需要大規模備貨的產品;致于網絡營銷,那是廠家玩的,與經銷商沒半毛錢關系,廠家也不會允許商家大規模的網銷擾亂市場秩序。因此,對商家來說,粗耕一片地到深耕一塊地。
最后,用一句話與廣大商家共勉:思想先行一步,未來才能遇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