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電視自推出以來就飽受爭議,當廠家致力于宣傳沉浸感、IMAX觀影體驗等賣點時,業內人士對其售價與加工技術的質疑聲亦從未停止。在網絡與媒體關于其技術與價值的持續探討中,曲面電視在15年7月迎來價格大跳水,售價直降兩成,引發了關于曲面電視暴利之爭。
而在15年底,,又有消費者在論壇上發帖,表示自己花高價購買的曲面電視與售價只有其一半的直面電視觀看效果相差無幾,讓人不禁質疑其高昂售價背后的合理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論壇爆料不僅引發了廣泛的網友討論,亦引發了媒體與專家的關注,將同尺寸直曲面電視進行拆機核算,發現二者成本僅有200元左右差異,反映其存在著售價虛高問題。
消費者論壇發帖質疑曲面電視售價合理性
15年12月1日,有消費者在論壇上爆料,稱自己在賣場里看到連成片的曲面電視十分心動,加之銷售人員的鼓吹游說,沖動之下花費近一個月工資購買了曲面電視。然而后期使用過程中與朋友四千出頭的微鯨電視對比發現,曲面電視并沒有明顯的觀感優勢。后期通過資料搜集得知一方面曲面電視與直面電視基本配置相近、成本趨同;另一方面自己所購買的是曲面液晶電視,是通過物理手段將液晶屏幕強行掰彎,屏幕本身不具備彎折性,提醒其他消費者吸取自己的教訓,不要被商家的宣傳混淆視聽,避免再次上當。
其實自曲面電視問世以來,已經屢有發生消費者親身體驗后對曲面電視表示失望,不僅對于宣傳的強調的“沉浸感”“皇帝位”并無明顯感受,甚至偶有發生屏幕漏光、畫質變形等畫質問題,這讓花高價購買曲面電視的消費者大呼上當,進而質疑其宣傳的真實性、以及其高昂售價的合理性。
消費者論壇發帖質疑曲面電視售價合理性
與以往質疑聲往往會石沉大海不同的是,此次事件同時引發了多方面聲音的討論。
論壇回復中就有網友表示作為電視行業中的一員,所謂曲面液晶電視只是商家的宣傳把戲,從零件造價成本來說曲面電視的成本只比其他電視高了幾百塊。
與此同時,專家羅超近日發表文章,直指曲面電視售價虛高。通過對比曲面電視K7100U(55寸,售價7999元)和微鯨電視(55寸,售價4200元),經過拆機核算,海信K7100UC成本為3420元人民幣,微鯨WTV55K1成本為2533元人民幣,兩者成本差距僅900元,市場售價差距卻達到4499元,相當于可以再買一臺WTV55K1。
業內人士處拿到的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對比表
“在BOM成本相差很小的情況下,為什么曲面電視最終定價高出一大截?”羅超在文章中提出質疑,并認為曲面電視還有巨大降價空間。
事后媒體也進行了關注,有關公眾號如玩友匯等發文,詳細闡述了曲面電視的制造原理,并將構件成本、屏體成本等各項成本對比。文章中表示,“結合海信K7100UC電視8299元售價(是成本的242%)和微鯨WTV55K1電視3500元售價(是成本的138%)來看,曲面LED電視在技術并沒有本質提升的情況下,把本不能任意彎曲的曲面LED顯示屏幕,通過物理外力強制折彎成彎曲形態的電視,存在極高的巨額利潤空間。”
縱觀曲面電視市場,其售價多集中在6000-9000元,亦有15998元的高端曲面電視于市場上流通,但無論是什么品牌何種價位的曲面電視,分辨率都是3840*2160,視頻顯示格式都是2160p,能效等級都是3級。與此同時,曲面電視與互聯網電視存在著巨大價格差距,其背后卻是成本與觀看效果的高度趨同。各界信息都表明曲面電視利潤空間巨大,其宣傳中存在較大水分。
曲面電視市場始終充滿爭議,走在風口浪尖上的曲面電視,受到太多消費者和業界的質疑,尤其在售價方面存在的虛高實在很難讓人放心。經過此次曲面電視物料清單對比后,勢必還會迎來新一輪價格跳水,消費者可以稍作等待,待產品成熟、價格合理后再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