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可謂是2015年年度熱詞。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總理提出了“互聯網+”計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應該具有互聯網思維,才能獲得更好發展。觀點一出,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討論熱潮。在接下來的短短幾個月時間內,“互聯網+”多次被總理掛在嘴邊,有消息顯示,總理上半年到各地考察六次,其中4次提到了“互聯網+”。近期,總理再次發聲:“互聯網+”發展應該讓消費者和大眾來選擇??偫肀硎荆瑲v史是人民大眾創造的。大眾的想法豐富多彩、充滿奇思妙想。因此,‘互聯網+’的發展,應該讓消費者和大眾來選擇。
對此,有專家對總理提出的觀點發表了看法,在互聯網+浪潮席卷下,雖然有不少企業意識到互聯網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往往不得其法,雖然投入不少精力和金錢,但卻沒能獲得預期發展。而站在消費者角度,挖掘消費者真正的需求,目的性和針對性較強,能使企業少走彎路。
“‘互聯網+’應結合消費者需求發展。”可以說給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也給在正處于上升時期,急需突破的木門行業帶來靈感,因此引發不少業內人士的思考。
“互聯網+”為何要結合用戶需求發展?
由某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網民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4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6.9%。
對于這份調研報告,有木門專家分析,雖然我國網民數量龐大,但他們對信息的選擇具有隨機性,如果木門企業不能抓住消費者的痛點,發布他們真正想了解的信息,最后注定會淹沒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而企業如果能成功挖掘消費者需求,并“對癥下藥”,可以成功將消費者從線上吸引到線下,實現實體店利潤的增收。
一位對“互聯網+”頗有研究的業內人士指出,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曾在2008年遭遇發展瓶頸——經濟形勢不佳、競爭對手強大、公司營銷增長減少,危機重重。但其領導人成功發現互聯網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我的星巴克點子’網站,通過它,消費者可以對星巴克具體的產品展開展開討論或體驗,提出意見和建議,接著,星巴克針對消費者意見和建議,再對發展策略作出調整。另外,星巴克還通過手機APP以及以微博、微信等各類社交媒體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最終企業不僅成功跨過發展難關,更是收獲了200多萬粉絲,在中國的門店數目達到1200個,并且以每18小時新開一間門店的速度迅速擴張。
“‘互聯網+’走群眾路線,能讓一個“垂危”的企業煥發活力,獲得新生,作用之大,值得每個木門企業思考。”該業內人士如此說道。
木門企業如何利用“互聯網+”走群眾路線?
中國原木門知名品牌六喜源負責人王彬表示,“互聯網+”現在成了香餑餑,這是時代賦予電商淘金者的出彩機會。在“互聯網+”的強大攻勢下,不少傳統企業倒下了,大名鼎鼎的柯達、諾基亞等由于沒有擁抱互聯網,只能被市場淘汰出局。而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之所以稱為互聯網的大佬,“互聯網+”正是他們的起家法寶及核心競爭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風潮,木門企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要把互聯網技術巧妙地運用到自身,讓傳統產品在線上展示,在線下成交,以提升工作效率,獲得更好的發展。”據了解,六喜源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后,聘請專業人員建立企業官方網站,將消費者想了解的原木門信息進行重點展示,讓消費者在較短時間內可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另外,企業還有官網客服,可對消費者疑問進行在線解答,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不僅如此,六喜源還開通微信公眾號,為消費者進行原木門有關保養信息的推送,讓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無所不在的服務誠意。
王先生表示,“互聯網+”既不高大上也不冷酷,而是接地氣的,木門企業只有將消費者真正關注的點與互聯網結合起來,才會獲得不錯的發展。
據了解,中國正在研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為此,有專家表示,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企業應該好好緊跟發展潮流,爭取獲得提升。專家建議,企業要對“互聯網+”的核心進行詳細了解,并洞悉消費者心理,對癥下藥。在“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后,各行各業是否都會發生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