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一個朋友問我準備花多少錢來打造團隊。我得意洋洋的告訴他,我的項目創意全國都領先,沒幾個人做的到,內容也沒那么復雜,組建一個差不多的團隊就夠了。拿到了投資以后,我租了體面的大單位,裝修了舒適的辦公區,招聘了我覺得齊全的團隊。不到半年,剛看到幸福的曙光,我最信任的下屬把業務一卷而空遠走高飛,樹倒猢猻散,下面的人紛紛遞交了辭職信,或是不告而別。還沒有來得及傷心,之后就像踩到了塌方口,一路坍塌。業務情況才從慘淡中走出生機,根本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于是第一次創業就這樣失敗了。
硬創公司,是創意重要,還是團隊重要,這個問題開始反復糾纏著我。現在在我看來,真實的創業環境中,大多數小規模智能硬件初創公司CEO把太多的精力關注在了產品創意和技術研發上,往往輕視甚至忽略了其團隊建設,混亂的公司架構,責權分工不明確、專業條塊不清晰、整個團隊的工作缺乏合理統籌及規劃,這種狀態甚至會持續到產品上線。這種初創公司一般就兩個結果,運氣好,創意牛,也有技術門檻的硬創公司,得到VC等機構相中介入,后期逐步規范并理順團隊,可能會活下來。但現實是絕大多數創客的創意及技術并沒有好到這個程度,要么有了一個能顛覆全球的創意,但被技術實力捆手捆腳,回饋你的只有無數個“臣妾做不到”。
那么,一個團隊到底是三流的還是一流的?從我后期創業成功的經驗來看,早期的評判我的內心只有一個準則——準確高效的執行力,除此之外,全部空談。
如何才是準確高效的執行力?
平等溝通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發揮合力,溝通是一個雙向的互動,在溝通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行為及帶給對方的感受,學會互相尊重是溝通的第一要素。不管是正面的意見還是反面的意見,都應該從容的接受,之后再進行平等的對話,探討,執行。當你有了一流的創意,不僅要做好與公司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爭取公司的支持,更要做好與各部門,各同事之間的平等互助的溝通和合作。只有創造出伙伴式的交流氛圍,才能達到高效的溝通,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才能體現出一個團隊的執行力。
學會借力是借信息,借資源,借技術,借力量,一個團隊中,分工的明確是必須的,但分工不同不代表各做各的,分工是為了互相協助,各施所長。每個部門在推行新的方案時,首要的一點就是獲得團隊同事的支持,執行前溝通,達到共識,執行中借力,解決問題,執行后總結經驗。
有良好的服務心態才能在完成一個任務后,有序快速的進入下一個任務,執行力這一看似抽象的一流團隊關鍵要素,就體現在員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只有有良好的服務心態才能擁有主觀能動性,對于執行力來說,這是一個因果關系,因為你會平等溝通,你能學會借力,你有良好的服務心態。
“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團隊”與“三流的創意,一流的團隊”相比,我認為后者成功的可能性無疑將會大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數創客卻很少關注到這點,我相信這也是很多硬創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靠譜的初創企業在搭建團隊上所付出的努力及代價,其實是超過很多創客想象的。如果缺乏一個好的團隊,最后依然還只是一個團伙,那然后很可能就沒有然后了。但平心而論,其實就算是第一種情況,創意很好,如果團隊不好,僅僅創意對風投的吸引力也是非常不夠的。
硬創公司CEO,最應該的職責是把好方向,逐步搭好團隊,找到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讓團隊里每一個人,在他的工作領域內都比你專業,這樣你就成功了。最初創公司而言,其人才貴不在多而在于精,公司有大有小,有的條件好一些,有的條件差一點,但無論大小及條件好壞,我認為用心搭好團隊這個事情,都是無比重要及需要CEO重點考慮的。
做嘿逗的時候,最頭痛,也是最費心的事情就是搭建團隊,在這塊投入精力也最多,因為我相信人找對了,團隊搭好了,東西一定會好,那都不需要太操心。為邀請一位多次獲得紅點等獎項且非常符合我們風格的ID設計師,我們談了不少于四次。飛新加坡三次,幾經周折才邀請到新加坡小有名氣的創客團隊加盟。在品控上面,也是各種求人,花了很大力氣才引入華為、比亞迪等資深品控技術人士。在引入各種人才同時進一步理清公司架構,做好責權分工,梳理專業條塊及工作界面,“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會發覺團隊建好后,一切開始顯得高效、輕松和有條理的運轉起來。
現在,嘿逗旗下的第一款產品嘿逗安全水杯一出現,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中有鈦媒體的首頁人氣熱品推薦,網易手機和pc的智能硬件熱點新聞,安珀網的獨家采訪,騰訊、新浪、百度百家、搜狐等科技新聞頻道的報道,著名經濟專欄作家已將嘿逗安全水杯評為知名品牌。其無論從設計、軟硬件功能上講,應該在行業里都非常搶眼,隨著產品上市的臨近,策劃營銷團隊也已搭建完成,這些都體現著出色團隊的戰斗力。
對一個智能硬件創客CEO來講,我認為第一款產品固然非常重要,但通過第一款產品來打造一個比較完備,非常具有戰斗力的團隊卻顯得更加具有意義,因為產品可能只代表你的現在,而好的團隊卻預示著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