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重慶家具行業大撤場
廣州日報訊 (記者林琳)昨日,昆明、重慶三家主流 家居 賣場超過57個知名品牌店撤場的消息令業內震撼。業內人士認為,電商的沖擊令傳統 家居 市場大而全的小商品批發模式失去優勢。廣州市場的情況也并不樂觀,不過作為家具、瓷磚、潔具等的主要生產地,廣州市場被認為仍有維持下去等待行業重振的時機。
家居 業遇到的困境與其他行業沒有太大不同。據商務部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僅為6.3%,同比回落2.6個百分點。2015年上半年,這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較上年同期再度放緩1.7個百分點。在中國連鎖經營百強中,去年有23家企業關店數超過新開店數。百強企業正式用工人數比2013年下降0.3%,減少用工的企業數已超過增加用工的企業數。
記者走訪廣州多個 家居 賣場發現,人氣與以往比大不相同,不少店面暫停經營。 家居 業人士方堃告訴記者,廣州不少 家居 商場開始“關門”,尤其是外來的品牌,而本地的老品牌相對略好,特別是地塊屬于自己的賣場:“雖然客流量還在繼續慢慢減少,但他們應該還能撐下去。”
家居 市場的不景氣主要來自于購買力的減少。“特別是高端的賣場,真正有消費力的買家不買了,而沒有消費力的不敢去買。”而源頭材料降價,使產業鏈上游企業壓力巨大而轉行。以鋼材為例,價格從兩年前的6000元/噸降至2400元/噸。“周邊做鋼鐵的朋友都轉行了。” 方堃稱。
記者觀察
家居 業以“泛 家裝 ”自救
記者搜索新聞發現,近期全國的家具展陸續有來,主要集中在上海、東陽、益陽、東莞等地。而日前紅星美凱龍投資兒童 家居 O2O品牌酷漫居的新聞也被視為傳統 家居 行業尋找變革的嘗試。
華創證券在近日的行業報告中稱:“互聯網泛 家裝 是一個大市場,未來空間極大。泛 家裝 市場容量超過5萬億,出現一個或幾個具有渠道整合能力平臺是大概率事件。”報告認為中國傳統 家裝 產業鏈痛點極多,集中在設計、建材和施工三個環節,信息不對稱和用戶體驗差是兩大矛盾。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用戶注意力的轉移則從根本上決定了傳統 家裝 市場必將重塑。
業內人士對于廣州 家居 市場相對樂觀,原因是廣州本地與國內其他地區特點不同:“廣州是家具出口最集中的地方,俗話說世界上60%家具來自中國,中國60%的家具來自廣東,廣東60%的家具來自廣州。在工廠旁邊賣家具,廣州有很大的優勢,行業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