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港灣是依靠,可是沒有安全感的家又算什么呢?一扇門的主要作用除了做空間的隔斷,就是保護居民的安全,給一個家提供安全感。在智能化的時代,安全性是住戶考慮的首要條件,更加應該重視門的安全防盜功能。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木門也在逐漸實現智能化。曾經無數次在電影里才能出現的場景漸漸在現實生活中實現, 家居 市場也在往“智能化”這方面進軍。對于木門企業,如何在“智能化 家居 ”中分的一塊蛋糕,成了企業需要解決的難題。
木門業是組成智能 家居 的一部分
智能 家居 覆蓋的面非常的廣,包括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等等多個方面。要擁有完善的智能 家居 環境,那么智能木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能木門是由基礎件與智能件二部分構成,基礎件就類似目前的傳統木門,智能件就是加入現代科技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部分。可以說,只有在以智能木門為基礎的智能空間中,“智能 家居 ”才有用武之地。
智能木門“叫好不叫座”
由于傳統木門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消費者已經形成慣性思維就是購買普通的木門。對智能木門的需求度不高。盡管智能木門功能有多強大多超前,消費者還是會抱著不放心的心態面對它。不愿成為實驗的“小白鼠”來承擔一些智能木門可能造成的風險。
另一個方面,智能木門由于技術領先,功能強大,研發人員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來制作相比起傳統木門來說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很難流入普通居民家。而平常居民會認為智能木門只是富貴人家體現身份的一個象征而不去考慮購置智能木門。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開發前期的市場調研沒有抓住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點,沒有考慮好消費者的意愿與感受,而只是一味的強加給消費者。這樣的智能木門當然難以得到突破。
消費者對于智能木門持觀望態度
據《2014年國內智能 家居 發展報告》顯示,智能 家居 只是虛火,消費者對現狀不滿意,原因主要分為兩點,一個在于智能 家居 在國內的發展較晚,進程緩慢,消費者缺乏引導,市場也缺乏培育,另外一個原因是智能 家居 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沒有廠商敢說能做智能 家居 的全部,消費者就更加盲人摸象。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目前木門企業所推出的智能產品來看,在功能方面都比較相似,產品差異性太小,難免給人一種以“智能”為噱頭的感覺。同質化的問題,也會讓真正有需求的顧客在選購的時候產生審美疲勞,不利于產品的銷售。
從上面,不難看出,面對智能 家居 市場,消費者因缺乏引導而充滿不信任感,木門企業有心無力——有發展智能 家居 的“心”,卻缺乏產品創新的“力”,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木門企業需落實好從產品到服務
面對消費者對產品信心不足,木門企業應該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做好產品,在產品功能研發上下功夫,只有真正用心的產品才能得到顧客的認可,而不要因為盲目跟風而錯過了搶占市場的先機。其次,有了好的產品,自然離不開優質的服務。木門企業要想加速智能產品的普及,就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圍繞顧客的需求來提供體驗式服務。要讓顧客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感受到智能產品能夠給 家居 生活帶來的改變,而不是單純的“紙上談兵”。最后,要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智能 家居 解決方案,通常顧客在挑選木門產品的時候,都會考慮到整體 家居 風格的搭配和和諧。所以,針對顧客面臨的問題,木門企業要想加速智能產品的普及,就必須要“對癥下藥”。根據顧客的實際使用需求,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智能 家居 解決方案,讓顧客沒有后顧之憂,安心的享受智能化生活帶來的樂趣。
對于木門企業來說,產品智能化在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目前要做的就是認真走好當下的每一步,只有穩步前行才能實現最終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