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阿Sam,《1626》主編及旅行作家,久居上海的雜志媒體人,曾出版暢銷書:《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不過,一場生活》。 旅行,很多時候也需要找一種回家的歸屬感。 在世界各地旅行,住了很多不同類型的 ...
阿Sam,《1626》主編及旅行作家,久居上海的雜志媒體人,曾出版暢銷書:《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不過,一場生活》。
旅行,很多時候也需要找一種回家的歸屬感。
在世界各地旅行,住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酒店,其中AIRBNB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類型。記得有一次在新西蘭的一家民宿是正對著湖面,早上起來還可以和房東的狗狗玩耍。每天早晨,房東會做豐盛的早晨給我們,然后一起在湖邊享用。那一刻,你會忘記這是在旅途中,更多的像是在一個親戚朋友家住著。那么,旅途是不是應該有這樣的感受,像家一樣?
帶著這樣的好奇,我試著開始在上海尋找,是否也有諸如此類讓你值得一住的房間呢?
誰說生活在一座城市就只能睡在家里。想起早年住在華山路,那里有很多小洋房和公寓藏在車水馬龍的城市樓宇之間。這段街景在我心中一直未曾湮沒。當我走進這家開在靜安區老弄堂里的公寓時,我想起了華山路。這里有著鮮明的上海風格,你仿佛置身王家衛又或者張愛玲的電影、小說之中。那一刻,我就意識到,上面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
爬上木質的樓梯,眼前是這個被設計師改造過的房間,這個景象簡直會讓你興奮地尖叫起來。這里給人的,是一種回家的感覺。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設計感的燈飾和一臺大屏超薄電視,緊接著,看到墻上現代主義的壁畫以及屋內的花花草草,整個客廳都充滿了現代設計之美。向里走去,是敞亮的開放廚房。而上方的小閣樓是主臥,帶著淡淡的文藝氣息。我仿佛倏忽地,就找到了夢想中的那個家。
據建筑設計師也是屋主Darren Zhou說,在改造的時候,他將閣樓變成主臥室,是為了采光更好。同時,公寓空間里三角形的幾何造型貫穿整個房間,采用了現代藝術風格。
仔細觀察,這個家最值得驚嘆的,其實不止是屋內的設計,而是整體設計的高度融合。在整個設計中,你會發現很多小心思和細節。Loft的風格讓樓下客廳和樓上的主臥剛好分開,不僅可以休息也可以一起聚會。而我經常喜歡在旅途中和好朋友們一起聚在客廳看電視,比如綜藝節目又或者是一部電影,喝點酒,這種小聚正好能給我帶來家的歸屬感。其實這也是我選擇一間AIRBNB的主要因素。
正因為我喜歡小聚,所以我也喜歡選擇客廳,最重要的是選擇客廳的電視。因為電視,讓客廳有靈魂。這個家最出人意料的,莫過于在客廳與壁畫掛在一起的索尼超薄電視,迄今為止最薄的液晶電視。遠遠的看上去你更會覺得它其實也是一幅畫,和旁邊的壁畫交相輝映,差點讓我誤以為房主在墻上挖了一個洞然后把電視機塞了進去。走到它的側面,發現它只有不可思議的4.9mm厚。我試著拿出我的手機比劃了一下,真的比我手機還薄!
這是很神奇的體驗,看到電視機也如同藝術品一般,在這個充滿想象力的房間中,與整個設計環境融合為一體。而它又在不經意間將焦點集中起來,讓住客與朋友共聚在其面前盡情享受家一般的美好時光。
這時,這個房間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回家的溫暖,更能讓人體會到旅行的意義。
(主臥上面有很多設計師收集的電影,打算選一部晚上和好朋友們一起看著電視共度周末。)
再次回顧,整個家無一不體現出設計師的用心之處。住完這個公寓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把自己家里好好裝修一下,買一臺索尼超薄電視。而后叫上一堆朋友,翻出幾張電影碟片,圍坐在客廳享受一個美好的午后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