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至,空調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近日有關媒體關于空調購買意向的問卷調查顯示,80.27%的人表示更看重空調是否省電,而超過九成的參與者在選購空調時會參考能效等級。
對此,南方出版傳媒公司主管的《消費者報道》在今年3月份送檢了格力、美的、海信、志高和大金等5品牌的1.5匹、3級能效變頻空調至第三方檢測機構,模擬消費者日常使用方式,對5款變頻空調在6小時內的溫度變化和耗電量進行測試。
結果顯示,大金、志高空調在6小時內測試的總耗電量較低,而美的空調的省電效果在五大品牌中表現最差。
據介紹,為了在測試中盡量模擬消費者夏季實際使用空調的情況,本次測試參考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數據——廣州地區2014年7月最高室外溫度在33-36℃之間,同時根據國家標準GB/T7725-2004《房間空氣調節器》要求:溫帶氣候銷售的空調產品進行額定制冷工況測試的室外初始溫度為35℃。本次測試設定5款空調樣品的初始工況為室外初始溫度35℃。由于室內外的溫度差受建筑材料、房間坐向等因素影響,本次測試將室內初始溫度設置為30℃。
參考國家標準GB/T7725-2004,5款變頻空調的測試在平衡環境型房間熱量計(簡稱熱平衡室)中進行,以確保每個空調樣品的測試初始條件一致。在測試開始前,實驗人員將該測試環境設置為室外溫度35℃、室內溫度30℃,待測試環境達到初始工況時,關閉平衡環境型房間熱量計的工況控制系統,受測空調開始工作。
結果顯示,5款三級能效、1.5匹變頻空調在測試開始的最初階段耗電量最高,而溫度達到設定值(23℃)后直到整個測試結束,耗電量均保持穩定 增長。雖然5個品牌的變頻空調均為三級能效產品,但在6小時的測試中,耗電量最高的美的比耗電最低的大金空調高出接近0.4度電。
《消費者報道》雜志提供的對比數據
“一晚一度電”頻遭質疑 工作人員稱需滿足五大條件
這樣的試驗結果難免讓人聯想到美的近年來主打的廣告語“一晚一度電”。
從2012年年底開始,美的空調在各類廣告宣傳節能效果時,都主打“一晚一度電”的宣傳語,然而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美的空調在使用過程中并非像宣傳中的那么省電。
曾經有媒體報道稱,一名消費者從報紙、電視的宣傳上知道一晚上一度電的空調,為了省電、方便就買了這款產品,但用了幾天發現差距很大,經測試一晚上用了9度電。
對此美的市場人員給出了實現“一晚一度電”的必要條件:1、開啟ECO節能模式;2、使用時間為8個小時,并且需要設置自動關機,不然在8小時之后會自動跳回非節能模式;3、必須是制冷模式;4、房間不能太大,還要有較好的封閉條件;5、室外溫度30攝氏度,室內制冷設定在26攝氏度。
此外據賣場工作人員介紹,只有26型(即制冷量為2600w、大1P)的一級能效產品才可以在特定環境下達到“一晚一度電”,其余的一級能效35型(即制冷量為3500w、1.5P)和二級能效26型、32型(即制冷量為3200w、1.2P)、35型等,即使在特定條件下也不能達到一晚8小時僅用1度電。
針對消費者對“一晚一度電”的質疑,家電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美的廣告宣傳的“一晚一度電”實際上是實驗室狀態下的理論值,在現實中沒有實際意義。但夸大后的宣傳容易誤導消費者,一旦消費者意識到沒有宣傳的節能效果,反而會覺得商家不誠信。所以企業應該多宣傳綜合工況值,即消費者實際使用時的耗電量,切莫過于夸大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