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銀盾斯金總經理賴木森
一首《愛拼才會贏》,讓世人認識到了閩南人”敢闖敢拼“的精神,也鑄就了眾多閩南人在中國商業史的一帆風順。他,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晉江人,靠著“敢闖敢拼”的勇氣與氣魄,在國內銅制品行業闖出一片天地,并將品牌推向一個備受矚目的新高度。他,就是銀盾斯金總經理賴木森。
銀盾斯金總經理賴木森
跨界無界 ”闖“出新天地
賴木森,最早從事五金行業,并在該行業闖出名頭。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他與銅制品”邂逅“,并被它所有的特性及藝術表現形式深深吸引。用他現在的話來說,中國的銅制品文化由來已久,越是了解,越是著迷,如今想起,當時的”邂逅“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隨著對中國銅制品市場的深入調查,賴木森對中國深厚的銅文化也愈加崇敬,于是賴木森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定要把中國的銅文化發揚光大。在接下來的數年里,賴木森深入調研國內銅產品市場,發現該市場內雖然銅門品牌林立,但缺乏標桿性、領跑性的品牌,于是,他決定做好一個品牌,并把這個品牌做強、做大,做成國內最具代表性、標桿性的銅門品牌,這個品牌就是銀盾斯金。
銅門藝術 流光溢彩
家族企業 取舍有道
在閩南,家族式企業一直是一個特色,作為閩南人的賴木森深知這種經營模式的利弊。在品牌創立之初,家族式的經營模式雖更有凝聚力,但擺脫血緣限制,唯才是舉,無疑是現代化企業管理道路上一個必經的階段。
正是基于這點考慮,銀盾斯金在建廠初期就引入職業化的操盤團隊,將人才納入第一生產力,并逐步實現三個階段的轉變。首先是從感性管理到理性經營的轉變,廣納賢才,廣開言路;其二是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作,在加強單兵作戰能力的同時,追尋團隊型人才,共同協作,將一件事做好;其三是擺脫血緣限制,舉賢納言,創建職業化的運營團隊。
拼創意 產品為本
在市場同質化日趨嚴峻的形式下,銀盾斯金銳意求變,在生產技術、產品特性上銳意求變、勇于創新。
早在2012年,銀盾斯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國內銅門市場品牌林立,小作坊充斥其中,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面對這樣的情況,銀盾斯金及時調整策略,在洞察銅門市場消費群體習性的基礎上,提出”產品為本“的口號,在生產設備、技術研發、產品特性等方面大局改革。
專業、專注 保證零缺陷
首先是投入巨資引進國內尖端的生產設備。以涂裝烘烤設備為例,這套設備在引入時,考慮到銀盾斯金特制的烤漆耐候性,以及油漆在銅板表面的附著穩定性等要素量身定制,整套設備長達50米,并且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因此銀盾斯金銅門的表面處理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在生產設備升級的基礎上,2013年年末,銀盾斯金提出了”不按常規出牌,不走尋常路,大膽創新、創造產品“的戰略部署。除了與國內外頂尖設計院、高等院校合作,共同研發具有前瞻性,并滿足高端客戶對銅門及銅裝飾的品味需求的整銅系列產品之外。更將中國的銅文化融入其間,行業首創“景觀銅門”概念,將人文景觀,名勝古跡 ,自然風光 、人文勝地等元素融入銅門中,讓每一扇銅門都成為一道風景。
敢闖也敢拼 競爭促發展
企業的發展,總伴隨著競爭的鞭策。在銀盾斯金的發展歷程中,競爭總是無處不在,而隨之而來的改變,也鑄成了銀盾斯金的”銅門帝國“。
正如上述所說,一切競爭終歸需還于產品本身。
首先是技術的創新,技術的創新一是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二是專業團隊的組建。銀盾斯金除了引進國內先進生產設備之外,對外嫁接國內著名的高等設計院校、頂尖的設計院,為企業的創新、創造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對內則創建研發實驗室,并招募優秀的設計團隊。
其次,是產品品質的層層把關。銀盾斯金的生產車間建立起了一套嚴格、規范、標準的品質控制管理體系,54次質量檢測、101道標準工序保證產品在出庫前的嚴格管控,最大限度把控質量缺陷率。
其三是服務,和很多行業一樣,國內銅門市場的競爭重心雖未改變,但更加細化,服務就是產品競爭的衍生競爭之一,而打造差異化服務,則是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銀盾斯金在服務體系上提出”4C”服務,即:以客戶為中心的CUSTOMER;嚴控質量關,基本實現”零“售后的COST;一年保修,終生維護的CONVENIENCE;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CONSUMPTION。
拼創意、拼產品、拼服務,敢拼成就銀盾斯金,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正是賴木森的”敢闖敢拼“精神,讓銀盾斯金站在國內銅門行業的頂端,未來,銀盾斯金將向著中國銅門行業領航者的方向進發,讓銀盾斯金銅門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