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過,未來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從B2C轉為C2B,用戶改變企業、定制化成為趨勢。
有了數據支持的 家裝 行業同樣如此。
幾年前,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提出,要積累分析國內大量樓盤戶型數據。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他們發現:每個房子都有規律可循,中國的臥室也就100多種可能性,無非是門窗數量、朝向、形狀的不同。
因此,針對客戶整屋個性化家具需求的推薦方案也應運而生。在上門和用戶溝通、現場量尺寸后,尚品宅配集結的設計師們可以很快地運用云計算和軟件把客戶對各個空間的要求描述出來,然后把顧客請到分布在全國的700~800家店里,讓顧客一起參與設計。
招商證券認為,目前定制家具行業滲透率測算不超過15%,天花板還有很遠,越來越多消費者首選定制家具。而定制家具的瓶頸在于供應鏈,有產能、設計師時間、精確化制造、安裝等多種因素。
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進入到家具定制領域。索菲亞(002572.SZ)通過信息化解決供應瓶頸,收入增長加快,美克 家居 (600337.SH)即將推出FA+MC(家具生產自動化+大規模定制)項目,解決實木家具定制問題。
那么,尚品宅配是怎么做到每天幾百套不同的家具板材的定制生產的呢?
李連柱給出的關鍵詞是:信息化。
“企業如果想做C2B,生產環節一定要信息化。”李連柱透露了尚品宅配的“工業4.0”:將整件家具的生產轉換成零部件的生產,將全國各地的訂單統一打入總部系統進行調配,將訂單分拆為各種規格零部件的子訂單,系統會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則為每個部件安排生產計劃,且每個板上都生成一個二維碼,在進入生產線的時候,可以自動把加工板調出來進行加工,生產完畢后也會根據這些二維碼打包同一個訂單的產品。
機器指揮人干活。“比如加一個零件,機器人會說請拿兩塊板出來,告訴你是橫著還是豎著放進去,進入后自動切割,從訂單處理供應鏈流出來后傳到機器,效率是一般企業的6~8倍。”李連柱說,去年他們組建了一個團隊,從外面買機器人研制自己小型的生產線,零件由機器自己加工出來。
同時云設計和大數據也得到了應用。如果顧客要買臥室的家具,可登錄云設計中心,提供收入、入住者、職業、預算、風格等信息,后臺根據這些把杭州過去三個月最好賣的、和這個顧客最接近的風格方案統計出來,做成效果圖,傳到設計師處,并提供相關的優惠信息。如果顧客滿意,就可以一起做調整。
對于尚品宅配較為關鍵的設計師資源,他們還在做“設計島”,用游戲的力量團結設計師。目前有6000個設計師在“島”上。所有設計師都有類似圍棋的段位,依據其每個月的下單量、客戶反饋做“積分”,以晉升段位。
“原先我們派設計師出去培訓都不愿意,現在都愿意去講課,因為講課有積分。”李連柱說。
正因如此,尚品宅配不僅實現了全屋家具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將生產過程控制在半個月以內,實現零庫存,而且在行業多年零增長、負增長的情況下,它們每年都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長。
作者:金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