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委會近日公布第一季度消費投訴情況。全省各級消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917件,解決266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50多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33件,加倍賠償金額22.62萬元。
家電投訴增幅較大
據了解,一季度全省各級消委會受理家電投訴655件,占投訴總量的比重由2014年的18.12%上升到22.45%,投訴增幅較大。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五方面:一是手機、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商品的售后問題;二是恰逢春節,廚房家電、手機等家電迎來銷售旺季,許多經營者為獲取更多利潤,以春節有獎銷售、換機大降價、清倉處理等商業宣傳活動進行促銷,甚至銷售一些質次價高、以次充好和假冒偽劣商品;三是消費者消費不夠理性,往往沒有仔細查看商品或索要相關票據,導致糾紛;四是春節期間商家售后服務工作人員崗位流動性較大,造成售后服務、三包保修延期未維修等問題;五是以人為損壞為由拒絕履行三包責任。
預付式消費投訴仍較突出
一季度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的投訴量也不少,分別以370件、275件的投訴量位居商品大類投訴量第二、三位。兩類投訴量占投訴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2.68%和9.43%,占比同比上升相對明顯。而從服務類別看,電信服務投訴高居榜首,達317件,占10.87%,不過比重同比下降1.02%。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預付式消費投訴問題仍然較為嚴重。據了解,預付式消費投訴反映的問題有:經營服務縮水,優惠不兌現,服務項目或質量與辦卡時承諾不符;商家即將停止營業強迫消費卡內余額;經營者關門失蹤惡意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經營主體變更后推卸承諾義務或者服務縮水;霸王條款限制多,隨意限制消費等。
售后服務問題不容忽視
“從投訴性質看,質量問題和售后服務問題仍然最為突出,其中質量問題投訴1336件,占投訴總量的比重由2014年的35.97%上升到45.8%,以小家電的投訴居首。”據介紹,小家電產品質量差是目前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問題。此外,符合退換貨條件的商家卻只同意保修,并以人為損壞為由拒絕履行三包責任;換貨時間過長、換貨后不重新計算三包期等也是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售后問題則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子電器類、交通工具類。
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時除了需要考慮品牌、價格、質量等因素外,產品的售后服務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項重點內容,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家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購買前向工作人員詢問商品或服務的售后服務情況,經多方比較再下訂單。此外,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也要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一旦出現自身合法權益遭到侵害,要及時向消委會等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