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
“TCL集團今年的營收增長目標是18%。”昨日TCL2015春季新品發布會上,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首次明確,TCL集團定位“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要在行業洗牌中成為勝利者”。
對于小米等豪強殺入彩電領域,李東生表示淡定,“一些做手機的企業進來做電視,能否做得比TCL更好,這并不見得。因為彩電產品需要很深厚的工業基礎做鋪墊。”
“手機新貴做電視未必行”
“10多年前,沒有人想到手機能形成那么大的生態系統帶來那么大的價值。另外,騰訊、阿里、百度、新浪、搜狐這樣一大批移動互聯的企業,雖然很小,但它開發一兩個應用就能賺很多,而我們做電視,要賣多少臺才能賣這么多錢?這就是互聯網。”
李東生認為,TCL必須在工業制造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核心競爭能力,通過“雙+”(“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轉型戰略和國際化形成的雙輪驅動,建立差異化優勢,從而促使TCL逐步建立起多種基于互聯網的業務能力,搭建“智能+互聯網”生態圈。
對于已經達到千億規模的TCL來說,快速做大規模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李東生坦承,雖然TCL彩電一年全球銷售近1700萬臺,但與三星5000萬臺的年銷量仍有差距。“市場份額提升最重要。如果想要在這輪洗牌中成為勝者,要有更大市場份額,更強競爭力。”
以手機為例,Gartner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機銷售數據顯示,TCL通訊以2380萬的出貨量躋身全球第四,僅次于三星、蘋果和諾基亞。TCL集團副總裁、TCL通訊COO王激揚向南都透露,2015年,TCL通訊的目標是“全球前三,國內市場進入第一陣營”。
而在TCL擁有強勁實力的彩電領域,李東生稱,他不相信互聯網跳進來的企業能在電視領域實現超越。“就算在互聯網非常發達的美國,他們的互聯網企業也沒有聽說過要做電視,微軟想過做電視,但也沒有成功,為什么?因為彩電產品需要很深厚的工業基礎做鋪墊。”
暫無入股其他銀行計劃
昨日發布會上,李東生重點介紹了TCL金融事業部,指出金融領域也將是支持TCL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就在上周,TCL豪擲33億元,認購上海銀行2.148億股定向增發股份,每股作價16.57元。增持后,TCL將持有上海銀行3.7%股權,成為其第六大股東。
事實上,TCL在年初新建的“7+3+1”的業務架構中,金融服務板塊成為其重點打造的對象。TCL相關人士向南都表示,此次戰略入股上海銀行,雙方不僅可在渠道建設、用戶經營、風險控制、金融人才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全方位深度合作,還能在供應鏈金融、電視金融、消費金融、金融租賃等領域更好地為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務,為普通消費者提供支付及消費信貸等金融服務。
“33億是很多,但對比TCL將近900億的資產,33億不算多。”李東生向南都表示,2014年末公司實際資產負債率只有63%,參與上海銀行定增不會對公司負債率造成影響。“按照上海銀行公布的情況,33億如果投資1年,能給TCL帶來4億多凈收入;同時TCL和上海銀行合作,可以創新出一些新的金融服務產品,這也是未來機會所在。”
[鏈接]
數據和用戶將是TCL最重要的資產。2015年,TCL集團將著力打造有ARPU值貢獻的用戶,其中家庭用戶總數將超2500萬,移動用戶總數超2000萬,成為基于自有智能電視終端用戶數量最多的網絡;來自智能電視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服務業務收入超1億元;集團服務收入的增長高于整體收入增長,占比超過20%。
基于“雙+”轉型戰略的積極推進,TCL不斷針對原有業務和新興業務進行互聯網生態圈的發展建設。昨日發布會上,TCL正式宣布與騰訊、未來電視達成平臺、內容、牌照三方資源強勢整合的戰略級合作,將TCL領先的硬件設計能力、騰訊海量及獨家優質視頻資源、未來電視的國家級互聯網電視新媒體運營能力三者相融合,形成基于互聯網電視的播控平臺,打造最強的互聯網內容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極致的產品和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