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木結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結束已有一段時間,然而室內木屋帶給整個行業的革新與震撼卻在持續發酵,可以說沒有室內木屋就沒有木結構的未來。
文/無影
木屋是要拉近生態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室內木屋拉近了自然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室內木屋把木屋搬進家。木屋多出現在旅游或短期度假的場景中,只可以體驗難能擁有,自建?那首先要有一塊空地(也可以嘗試建在樹上),要有可觀的預算和耐心的等待...這些你都有嗎?還不如去旅游度假。想象一下,人一生80%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生態、環保問題、壓抑都將伴隨你左右,倘若你生活在一套會呼吸的室內木屋中,那樣的人生將是多么的愜意!
任何一項偉大的發明或革新其意義不在于有多偉大,而取決于其是否能夠造福我們人類社會,能否做到了商業化應用。1885-1919年間,從一種發明的誕生到它在工業上應用的“成熟期”平均為30年,從生產上掌握它到投入市場,平均是7年;1920-1944年間,上述時間相應地縮短到16年和8年,到1945-1946年,又分別縮短為9年和5年。這其中,鼠標的發明到應用用了30年時間,而木結構領域中的室內木屋的成熟和系統商業化推廣應用,百年家業默默的用了10年,成為室內木屋的首倡著。
從木屋到室內木屋的進化,需要面對如下幾個問題:
一、工業化量產
木屋自成一體,結構復雜,標準化程度低,各部件互通性差,只適合于戶外單獨設計建造,適用于生態景區、高檔度假別墅等場合,不便于大范圍推廣;
室內木屋與原有的磚混結構房屋有機融合,同時又自成體系,其獨有的梁、柱結構是有別于傳統木屋和整木 家裝 的顯著特征和必要條件。結構簡約緊致,所有部件全部標準化,實現互通。各部件無需單獨加工,模塊之間相互組合,空間無限變化,適合于大范圍推廣、普及。
二、成本
室內木屋首先要高度標準化,施工、維護需便捷,能夠做到無損拆裝,使用、維護成本低,主材再利用率最高達需達到37%以上(百年家業室內木屋的主材再利用率可以達到驚人的70%),室內木屋良好的成本優勢,是其替代現有 家裝 模式的理想選擇。
三、空間利用率
傳統木屋為保障結構的穩定性和彌補天然材料自身的不足很大程度上犧牲了使用空間,百年家業室內木屋融合了全屋定制和智能 家居 的集成理念,空間的分割、 家居 、家電、空植美學和燈光渾然一體,高度集成,空間利用率高。整體不突兀輕修飾,簡極而奢,素極則雅。
四、主材的標準化
木屋搬進家要解決作為 家裝 主材門的標準化,在傳統木屋中,門的大小可以根據需要預留合適的門洞大小,而在室內除了漫長的定制,只能修改門洞了。
室內木屋采用快優原木門模塊化專利技術,不挑門洞現場還可以微調,無需定制,不用改門洞。
五、施工周期
木屋向室內木屋進化還必須確保施工周期不能比傳統 家裝 時間長。
百年家業所倡導的室內木屋全部木結構實現型材的標準化,墻板干掛,免膠施工,真正做到裝修周期只有傳統施工工藝的1/2時間。


木結構的發展看木屋,木屋的未來看室內木屋,沒有室內木屋就沒有木結構的未來。感謝百年家業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