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箱行業即將擁有第一份關于保鮮的國際標準。
12月15日,《IEC(國際電工委)冰箱保鮮國際標準》立項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該標準由我國冰箱龍頭企業海爾主導,這也是我國家電行業首次主導國際標準立項。
制訂冰箱保鮮標準意義重大
隨著食品安全和飲食健康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冰箱行業越來越注重保鮮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然而,截至目前全球冰箱行業在保鮮領域還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
美國UL公司全球暖通制冷事業部總經理馬佩恒表示,隨著冰箱企業對食品保鮮因素的深入研究,冰箱保鮮技術也在不斷的快速發展,很多廠家都宣傳自己的產品保鮮效果好,但是因為沒有統一的判定標準,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宣傳,消費者無法選出自己想要的產品。
對此,青島海爾家電集團副總裁兼智能產業總經理馬堅認為,為了引導消費者的正確選購,而且讓認證機構能夠有據可依,推動全球冰箱行業的持續進步發展,制定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國際保鮮標準統一電冰箱測試方法顯得“非常必要”。
2013年11月,海爾首次提出建立電冰箱保鮮國際標準。2015年10月14日,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召開的IEC第79屆年會上,由海爾主導提出的冰箱食品保鮮和存儲國際標準立項獲得IEC/SC59M全票通過,正式批準成立WG4工作組負責國際標準研制工作。該立項由海爾集團主導提出并擔任工作組召集人,是冰箱領域首個關于食品保鮮和存儲的國際標準。
據ICE代表Richard Bollard介紹,該標準測試如何來定義冰箱儲存食物的保存時間,將包括若干測試項目,如維C、失重率、失水率、葉綠素和除菌率等,用于評價和橫向對比市面上冰箱產品的保鮮性能。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部主任李玉冰表示,我國冰箱保鮮國際標準提案在IEC獲得立項,并且由我國冰箱企業專家擔任工作組的專家召集人,這是我國家電行業取得的又一項重要的國際標準突破,對推動全球家電產業智能、環保、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國BV亞洲技術總監Michel Moreno表示,這項標準是“前所未有的”。
標準制訂過程中面臨不小挑戰
冰箱保鮮國際標準獲得IEC立項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標準制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將不可避免遇到挑戰。
Richard Bollard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沒有其他的國家從事冰箱保鮮領域的標準,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食品的類型也有不同的定義,因此標準制訂過程中也面臨著挑戰。
中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馬德軍也認為,現行電冰箱國際標準當中沒有保鮮相關內容,冰箱保鮮標準工作“無疑是非常具有挑戰的工作”。
“這個標準涉及全球不同的食品,涉及到全球不同的冰箱生產廠商、不同的保鮮技術,其難度是前所未有的。”馬佩恒說,UL會繼續配合海爾進行各種實驗方法的驗證工作,確保家電行業的第一份保鮮國際標準能夠按時的發布。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指出,在中國家電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由家電大國邁入家電強國,但我國家電行業對于國際標準參與不強、參與程度不夠、話語權較弱,與目前中國家電大國地位還不相符。因此,他希望各家電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體現中國家電成果,積極為中國成為家電強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