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利用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優化,重點促進的消費領域包括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與之幾乎同步,中斷了三年多的北京市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宣布再度啟動,并將持續到2018年11月30日。主要是推動高能效家電產品代替低能效家電產品,推動節能家電產品的發展。補貼政策的目的與《意見一樣》,都是促進家電產業的優化升級,鼓勵企業創新。
為保持優勢,刺激消費,在經濟危機之后,我國家電行業出臺了多項政策,包括“家電下鄉”、“節能惠民”、“以舊換新”等,意圖刺激市場消費。三大政策的實施對擴大國內市場銷售規模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擴大市場容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釋放了消費購買量。在消費動力已經透支的情況,沒有新動力就代表著消亡。因此在所有行業里面,家電行業尋找下一個新動力的需求顯然更加急迫。
那么家電行業的新動力在哪里?
據中怡康上半年數據顯示,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四大家電線下銷售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為了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家電廠商紛紛出手布局智能 家居 。
細究起來,智能 家居 從去年年初就開始掀起,現在還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始終沒有一個突破口可以真正打開市場。智能 家居 真的成為家電行業新動力了嗎?在TCL智能 家居 總經理王鋼看來,智能 家居 雖然是家電企業轉型方向中最受認可也最多人涉獵的,但實際上行業里還沒有人知道用戶為什么要用智能 家居 ,實際需求是什么。同樣的,即使是用戶自己,對于家電智能化的需求也還很低。
用戶的智能化消費欲望還沒有最終形成氣候和習慣,沒有消費升級自然沒法倒逼家電廠商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意見》中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的路徑似乎無法在智能 家居 領域得以施展。那么在消費動力已經透支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改變現狀?“就像智能手機出現之前,消費者并沒有智能化的需求,普通手機已經可以滿足正常需求,但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剛需”,王鋼表示:“找不到真正需求的解決方法就是創造需求。”
今年智能插座,智能凈化器,智能凈水器等等智能單品的推出層出不窮,縱觀幾個大廠商第三季財報中的家電銷售量卻還是看不到起色,單品模式下大家似乎都有一些疲倦了。不知道是為了擺脫困境換一種思維方式,還是單品發展成熟已經到了一定階段,TCL、西門子、海信等都開始推出如智慧客廳、智能廚房、智能臥室等整套場景的智能 家居 。“創造需求不能靠一個兩個智能單品,所有智能設備形成場景銷售,才能改變原有生活模式,形成新動力,創造新消費”,這也是TCL智能 家居 總經理王鋼的觀點。
場景化是否能真的產生價值和需求,是否能創造新的消費動力,未來無疑存在著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