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紅木家具市場競賽中,既不愿坐以待斃、垂死掙扎,亦不愿隨波逐流、亦步亦趨。西廂房無疑為當下茫然無措的紅木家具語境下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寶貴借鑒;西廂房無疑為當下低迷冷清的紅木家具市場提供了一劑強心劑。紅木家具能不能發展?應該怎么發展?各位看官,見仁見智。
在以設計創新見長的廣東,中山市憶古軒家具有限公司“西廂房”系列紅木家具,備受矚目。紅木家具暖心之作開場鳴鑼,粉墨亮相咯。
“西廂房”設計理念取材于元代王實甫戲劇《西廂記》,在鮮明的傳統經典故事題材中,彰顯簡約、秀美、素樸的現代氣息。同時,“西廂房”通過坐墊、靠背等專門定制的配套物件渲染《西廂記》的愛情故事,營造出了時尚、明快、簡潔的整體 家居 環境。
與其說“西廂房”是一款家具,不如說它是融入了古典靈魂的現代 家居 陳設品。它淡化了“唯家具獨尊”的傳統室內陳設理念,強化了選材傳統文化經典主題的 家居 環境,而且將簡雅高貴的紅木家具置身其中,呈現和諧融洽的居室氛圍。因而,有進店光顧的消費者感嘆說:“進入‘西廂房’,我終于知道我的家該怎么裝修了!”
近年來,隨著紅木古典家具的創新之風,“新中式”家具風格日益多樣,品類日益繁雜。但相比傳統中式家具流派的鮮明特征,“新中式”家具在款式、造型等方面,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概念或清晰的界定。
憶古軒總經理劉宇,憑著年輕人的創新意識、對家具藝術的理解,以及多年的生產設計實踐,給予“新中式”紅木家具以獨到的詮釋。
第一,“新中式”家具不等于時髦、“短命”的新款家具。許多新款家具所謂的“創新”,僅僅是在原有半成品家具紋飾、造型、線條上的修修改改;一些致力于對古典家具“脫胎換骨”的創新者,不知從何下手,以至于生產出的家具不倫不類。劉宇認為,紅木家具創新中的這些不成功之處,原因至少有兩方面:一是源自對獨立設計的“不自信”,二是在設計中“傳統文化內涵的缺失”。
“新中式家具,首先是擁有傳統文化元素和靈魂的家具,不能脫離傳統經典;其次要融入現代精神的設計。”劉宇說,在現代室內裝潢普及、風格日益多樣化的時代,消費者更加注重家具與整體 家居 環境的協調一致。因而,憶古軒在家具創新中,一方面注重款式的“經典文化”主題,另一方面引入現代“整體 家居 ”概念,從布藝、瓷器、書畫、燈飾、櫥柜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使家具的置入能營造出清新、時尚的 家居 環境。
第二,“新中式”家具不是指某一類特定的家具款式。與傳統家具相比,新中式家具固然有著簡約、清新的風格特點,但絕不僅限于某一類款式,而是一種現代精神的創新設計理念。
特別是基于“整體 家居 ”概念設計的新中式家具,擺脫了家具作為個體或系列設計的方式,而置身 家居 環境的整體中來滿足某一消費群體的“特定需求”,并通過造型、工藝甚至結構等各方面將這種需求定位精確、分析調研。
第三,“新中式”家具打破了紅木古典家具的“唯材論”和“收藏說”,回歸到實用性、功能性、高品質的家具本質。新中式紅木家具的材質,不局限于紫檀木、紅酸枝木等傳統家具用材,而是根據設計的需要,從材料成本、材性特征等多方面權衡,既保留了硬木家具的質感、色澤,又滿足了簡潔、明快、輕巧的現代家具審美特征。
具備了以上特征的“新中式”紅木家具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時代氣息。目前,憶古軒正在嘗試設計開發“中德結合”、“紅樓夢”等多種主題的“新中式”紅木家具。由“要素發展”到“供給側調整”,在古典文化與時尚潮流的滋養和碰撞中,風格雋永的新中式家具藝術精品必將大量誕生。作為年輕的消費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