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思維”已經是個被用爛的詞。甚至只要是和互聯網沾點兒邊的想法,都可以被說成是“互聯網思維”。
但是,不是因為有互聯網,才有互聯網思維,也不是只有互聯網公司才有互聯網思維。真正的互聯網思維是對傳統企業價值鏈的重新審視,體現在戰略、業務和組織三個層面,以及供研產銷的各個價值鏈條環節中。有人說毛澤東思想就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分田地”就是農民的剛需,“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統一戰線”就是開放平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等等。因為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就是用戶思維、用戶體驗和用戶導向。
但如今的互聯網企業和平臺卻對互聯網思維片面理解,借著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卻不能全方位地解決問題,反而讓互聯網思維在O2O領域“害人不淺”。作為大宗消費行業最后一片藍海的 家裝 O2O 也不例外。 家裝 O2O平臺成為了用戶與家具建材經銷商、裝修公司、設計師、施工隊的中間平臺,但復雜的裝修流程讓各種管控都流于形式,最終還是出現了用戶的吐槽和對售后的不滿。
問題一:重視視覺體驗,忽視售后口碑
現在打開 家裝 O2O平臺的網站,裝修案例都非常酷炫,設計也個性十足。用戶一看就憧憬著:我的房子要是能裝成這樣就好了。再看一下價格貌似還挺合理,那就合作吧。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僅裝修效果和案例是天壤之別,而且各種增項也是讓人目瞪口呆。這些平臺給了用戶那么高的期望值,卻又將其重重摔下來,口碑自然不會好。
在這個“用戶至上”的時代,站在裝修業主的角度考慮,他們大多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價格相對實惠、能夠詳細比價的平臺。優我 家裝 修網正是從這方面出發,主推報價計算器,為業主提供精準的預算方案和價格清單,力求打造一個實用的裝修比價類平臺。
問題二:片面強調用戶體驗,忽視實際需求
裝修消費是家庭消費里面最為復雜的一部分,設計、選材、施工等流程漫長、繁瑣而又專業,業主都希望享受簡單、透明的裝修服務。但有的 家裝 O2O平臺卻過分放大了用戶體驗,比如將裝修所有流程模塊化,讓用戶進行選擇。但缺乏選材知識和設計搭配的業主們,豈不是又要浪費腦細胞,到處搜索比價,而且選來選去也不見得便宜,反而費時費力。如此體驗看似透明,實則更易讓用戶產生選擇困難癥。
因此,優我家在裝修流程方面進行了完善和創新。首先,優我家采用“先競標、后量房”的模式,規范了裝修報價,讓隱形消費無處遁形。其次,優我家更是提出了“免費監理”模式以及“帶我買”模式,讓業主親自參與到裝修過程和建材選購中,實現了公開透明,使業主可以更放心。另外,優我家對合同的審閱也更為細致,力保業主不會掉入合同的陷阱,并竭盡全力協助業主完成整個裝修過程,真正做到讓業主省心省力省錢。
問題三: 家裝 O2O 模式貪大求全
家裝 O2O雖然市場龐大,但產業鏈很長,資源控制非常困難,所以 家裝 O2O平臺想在大市場上有一番作為,就必須從設計、材料、施工、監理甚至售后出發,一步一步進行變革。但是,至今很少有互聯網平臺有能力做到這點,但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卻讓他們貪大求全,企圖剛起步就打通整條產業鏈。
然而有智慧如“優我家”者,從裝修比價入手,專注用戶最關心的裝修價格問題,力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因為從小處著眼,容易貼近用戶的心理需求,一旦順利還能小步快跑。若剛起步就想涉及整個 家裝 產業鏈,可想而知,投入有多大,風險就有多大。
真正的互聯網思維是個多元化的概念,包括便捷、免費、開放、分享、數據思維、用戶體驗、創新驅動等要素。所以互聯網思維不是簡單的依賴互聯網,不能厚此薄彼、只顧眼前利益和缺乏長遠考慮,而是要體系化運作。因為我們要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