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智能停車”通過車位預定、電子自助付費、快速出入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被納入頂層設計后,極有可能成為繼專車、拼車、二手車后一個新的爆發口。
見習記者 藏瑾 深圳報道
眼下,智能停車市場的需求正迅速膨脹。繼7月安居寶定增20億、捷順定增10億用于智能停車業務后,智慧停車平臺ETCP也不甘落后。近日,ETCP宣布啟動“1000+體驗式智慧停車場計劃”,將在100天內,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長沙等多個城市建設體驗式旗艦智慧停車場,每個城市建設不少于1000家。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5年“互聯網+”城市智慧停車指數報告》,北上廣深四城的平均停車泊位缺口率為76.3%,每城至少有超過200萬的車輛無正規車位可停。與此同時,停車場泊位平均空置率卻高達44.6%、可有效重組車位資源的智慧停車場覆蓋率不足一成。這催生了目前智能停車市場的火熱。
ETCP副總裁孫長軍介紹,凡是在開展“1000+”計劃城市的停車場均可申請加入該計劃,該計劃實施后,合作停車場規模有望達到1萬家。
智能化挑戰
通過互聯網打破“信息孤島”解決停車問題對C端用戶來說需求迫切。國務院7月初印發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把“互聯網+便捷交通”列入到11個領域的重點行動計劃之中。智能停車通過車位預定、電子自助付費、快速出入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被納入頂層設計后,極有可能成為繼專車、拼車、二手車后一個新的爆發口。
今年上半年開始,國內出現了大批從事智能停車的企業。一些傳統企業也紛紛向智能停車轉型或開發新項目,開爾瑞、萬僑鴻、道爾等諸多老牌停車場企業推出了自己的手機APP系統。此外,掌握停車場的物業和地產公司也試圖加入。創業公司則圍繞智能硬件、支付、APP應用、基礎數據等方向試圖分一杯羹。
該領域此前已經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停簡單”在2014年底創立之初就已獲得IDG資本數百萬美元的天使投資。無憂停車稱已獲得9位數融資。今年6月,智能停車平臺ETCP拿到了總計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然而,多數智能停車APP由于覆蓋停車場有限,還僅限于對停車場導航、位置查詢等數據資源的整合發布,真正算得上“智慧停車”的還不多。其背后的原因是,停車要朝著無人化、移動化、集中管理的方向發展,必須對原有的停車場進行大規模的智能化改造。但需要指出的是,停車場數量繁多,權益歸屬復雜,停車場產業鏈長,接入平臺需要到各個商場、物業、停車管理公司談判。換言之,整合線下資源的需要很高的成本,資源區域性分布也讓停車O2O難以復制。這都給停車場接受智能改造帶來困難。
安居寶副總經理黃小金在接受21世紀經報道記者采訪時稱,智能停車行業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過于分散,很多停車場收費、管理上有很多個性化需求,不像其它互聯網產品能夠迅速復制。他同時指出,停車場運營環境相對比較惡劣,操作系統涉及機電、網絡、財務等多方面,停車場目前的工作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
各顯神通
ETCP大躍進般的擴張,實質是希望通過“三免”政策(免費設備,免費運營,免費維護)對全國的優質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改造,讓停車場不花一分錢進行升級。實現規模效應后,ETCP通過掌握支付入口,通過停車這個汽車后服務市場,挖掘與汽車相關的全部服務,打造以基礎停車為切入點的全產業生態鏈。
黃小金稱,安居寶的對策是進行有選擇的贈送設備,重點的客戶全送,一般客戶送設備收服務費。“我們在起步階段不會一味地燒錢,而是可以實現正循環的。”
據悉,安居寶首先耗資5億元同步布局廣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12個城市,推廣城市云停車聯網系統。今年7月,安居寶發布公告稱,募資超過19億元,持續加投城市云停車聯網系統項目,計劃于年底完成全國60城的布局。黃小金介紹,安居寶已與恒大達成戰略合作,恒大422個小區的所有樓盤將全部改造成云停車場。此外,公司與保利地產、中物聯、希爾頓酒店、高騰物業等也在合作中。
捷順科技10月也公布定增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用于智慧停車及智慧社區運營服務平臺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捷順科技公告披露,公司旗下智能一卡通設備在國內特別積累了十多萬的客戶和數千萬終端用戶資源。
捷順科技董事總經理趙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深圳區域逾2000個停車場中,接入捷順服務的停車場超過60%。“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停車場聯網超過1000家,等2016年統一的數據中心建成,可實現聯網逾萬家停車場。”
行業整合
作為智能停車業務的命脈,線下停車場資源的規模至關重要。而停車費作為物業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不可能成為智能停車廠商的收益來源。不難看出,無論怎么搶占線下資源,智能停車廠商均將盈利寄托于基于停車的商業模式延伸。簡單地說,企業不依靠停車賺錢,而是在積累到一定用戶數后,將停車場作為整個汽車消費和出行的切入口,逐步引入垂直O2O 業務——例如洗車、保養、車險、維修等一系列汽車后服務市場的增值服務。
據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消費市場發展報告》,2015年整個汽車后市場將攀升至超過8000億元,維持每年近兩位數的增長。
ETCP方面負責人指出,由于停車場管理具有獨占性,所以,最終肯定是由最大的一家對大多數停車資源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整個智慧停車網絡才是健全的,車主、物業和政府才能更好的用它實現各自的訴求。他估計,在明年年后,將有超過一半的智慧停車公司關門,到2016年底,整個市場基本完成首輪整合。
黃小金也有類似的判斷,他認為,明年下半年行業輪廓能夠初現,后年應該會清晰了,“BAT還沒有出手,等行業格局清楚了,BAT有可能參股領先的幾家,行業整合就會加速”。
就目前的競爭格局而言,黃小金認為,表面上看互聯網公司送設備的確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傳統的有資金、技術沉淀的企業實力更強,機會更大。“即使拿到資源,(創業公司)沉淀技術和服務體系也需要一個過程,而兩三年市場后,格局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