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3 9:50:4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陳國清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10月25日,趁著周末閑暇,我陪大學同學小鄭來到福建省仙游縣大濟鎮的一家紅木家具店,置辦他的新房家具。雖正值周末,但展廳卻門可羅雀,往日紅火的生意哪兒去了?我不禁有點疑惑,幾年前我也來過這兒,那時候,老板忙得都沒時間招呼我。
“里面請,里面請……”老板的招呼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繞著展廳轉了一圈,價格高得很。我和小鄭正欲離開,卻被老板拉住了。
我倆一驚,趕忙說道:“這里太貴,我們去別的地方看看。”
老板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說:“別誤會,別誤會……街那邊,還有我一家店,經營的是中檔紅木家具,肯定有適合你們的,一起去看看?”
“今天店里人不多啊?”路上,我好奇地問道。
“唉……”展廳老板嘆了一口氣,“今天比平時好多了。”據他介紹,兩三年前,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不過,“公家”客戶居多。在全年的營業額中,七成以上訂單都開了“公家”發票,主要是辦公桌、書柜、茶座,但現在,這塊兒生意基本沒了。
正說著,到了老板的另一家展廳。這家展廳從門面到店里的裝潢都比之前那家樸素低調了許多,但顧客卻多了不少。
“現在,除了個別做批發的,大部分客戶都是按照家庭需求自辦家具,消費比較理性,他們更注重家具的性價比。所以,這些中檔紅木家具更受消費者青睞。”展廳老板告訴我,他的兩個家具展廳同時開業,但定位不同,這家展廳租金每年3萬元,主要經營雞翅木等中檔紅木家具,而那家展廳每年租金近10萬元,專門銷售紫檀等高端紅木家具。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前,高檔紅木銷售量高,現在,那家展廳已經快入不敷出了,但是這些中檔紅木家具正逆勢而上,現在就靠著這家店‘養’那家店了。”展廳老板指了指小鄭正在看的那款沙發說,“你看,這款雞翅木沙發售價雖然只有1萬多元,可是銷量大,今年已經為我帶來30多萬元的收益了。”老板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據了解,現在,中檔紅木家具在當地市場的占有率很高。
“我們鎮有六成以上的村民靠生產中檔紅木家具脫貧致富了!”展廳老板告訴我,下一步,他打算把那家高端紅木家具展廳進行轉型,擴大展廳面積、增加紅木品類,多一些中檔家具。還要借助“互聯網+”,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讓更多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而此時,小鄭也有了“收獲”:選中了那款雞翅木沙發和一對博古架,共消費1.8萬元。
“老同學,沒想到這紅木家具如今真是實惠呢!”小鄭感慨道。
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告別展廳老板,迎著天邊晚霞回家。我心想,這紅木家具店的一“冷”一“熱”,告訴我們一個經濟常識:對于良性的發展市場,大眾消費才是王道;依靠公款消費、奢華消費,終究是一種畸形的發展模式,很難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