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政企聯動重拳打假 凈化市場消費維權”富安娜打假專項行動通報會在江蘇南通海門市順利召開。此次行動由當地公安機關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執法,給制假售假的不法商家一記重拳。
據記者了解,富安娜在2015年初成立專業打假團隊,聯合地方執法部門,對不法分子針對富安娜的制假、售假行為進行持續性地打擊,通過法律手段將制假售假的商販繩之以法。
(圖1:富安娜打假專項行動通報會)
在聯合執法行動中,公安機關對涉嫌假冒富安娜注冊商標案件立案11起,對8名涉案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5人移送檢察院起訴,目前仍有案件正在刑事偵查過程中。各地向行政執法機關舉報50余起,執法人員查獲富安娜假貨共計8千余件,商標標識及包裝袋12萬余件。
(圖2:當地公安機關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執法)
會上還詳細通報了2015年10月13日,富安娜與市場監管及公安執法部門部門組成的聯合打假小組,對海門當地制假、售假、仿冒富安娜產品的不法經營窩點進行突擊檢查。在前期詳細的摸排調查了解的情報基礎上,當天實施現場打擊的16家制假售假窩點及其倉庫無一落空,全部被執法人員抓個現行。涉案人員30余人,查扣假貨及商標標識產品2萬余件。
(圖3:突擊檢查售假窩點)
這些制假售假商販利用互聯網平臺以及上門直銷等方式銷售假冒品牌商品,利用消費者對品牌的喜愛和低價的誘惑大量銷售假冒商品。據調查,目前淘寶網“富安娜”假貨店鋪有幾千家,月銷量甚至達千萬元。這些假店除了搶占品牌商家的銷售額之外,銷售的假冒產品所帶來的各種質量問題、售后、客訴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富安娜”電商渠道正常的商業經營,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損害了富安娜的品牌聲譽。
在網絡銷售中,尤其在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仿冒商家多采用大大低于正規品牌商的價格策略來吸引眼球,這些違法行為層出不絕,歸結在“利益”二字。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眼前的利益,舍棄了長遠的利益,最終還是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一些消費者為了很小的利益,丟掉了更大的利益,損害了自身的健康和快樂。消費者購買品牌商品一定要選擇官方渠道。面對不法商販,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用科學的方法分辨真偽。同時,消費者也可以協助執法部門打擊制假售假不法商販,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此外,中國家紡網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網絡假貨的盛行,是一種涸澤而漁、釜底抽薪的行為,如果不加以嚴厲打擊,將最終將導致消費者對于網絡購物的信任喪失,最終放棄這一平臺,也會對品牌商家造成嚴重傷害。”在會上,富安娜呼吁廣大企業與執法部門強強聯合,擴大全國品牌企業聯合打假維權協作的網絡,加大維權打假的力度,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與企業的合法權益,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的規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