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宏達電子)創始人、董事長王雪紅,江湖人稱“雪紅姨”。成功擺脫“富二代”的標簽,一度成為臺灣女首富。因此,臺灣有語云:“生子當如張忠謀,生女當如王雪紅”。
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盛極而衰的案例,正在王雪紅的身上重演。

HTC創始人、董事長王雪紅
9月21日12點,在臺灣新北市HTC總部的媒體說明會上,HTC宣布正式與Google達成協議。原參與打造Google Pixel手機的HTC成員加入Google;同時,HTC也將其知識產權非專屬授權予Google使用,交易作價11億美元。
會上披露,HTC目前大約有4000名智能手機研發工程師,其中將有約2000人并入Google,占到Pixel項目總人數的七八成。而HTC將保留自有手機品牌和部分團隊,繼續推出手機新品。
機構:合作案意味著HTC將逐漸淡出市場
早在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之前,HTC已經于2002年就推出了一款Windows Phone 系統 3G 手機,比蘋果整整早了5年。2008 年 10 月,世界上首款 Android 智能手機 HTC G1橫空出世,直接對標由喬布斯創造的iPhone。
作為昔日智能手機行業的王者,HTC曾是整個安卓陣營唯一能夠抗衡iPhone的存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15%。2011年的巔峰時期,HTC市值一度高達335億美元。
如今,HTC市值最低時僅為20億美元,并屢次爆出被出售。蘋果還是那個蘋果,HTC卻早已不是那個HTC。
產業經濟觀察人士梁振鵬認為,HTC的沒落離不開兩大原因:一是專利戰造成的“大廈崩塌”,二是其他手機廠商的崛起和HTC自身的“高不成低不就”。
作為安卓王者,HTC手機在美國的銷售一度超過蘋果。不過正是從2011年開始,蘋果和安卓陣營爆發專利大戰,作為安卓陣營領頭羊的HTC首當其沖。由于專利積累不過硬,HTC在美國遭遇禁售。
雖然HTC最終和蘋果達成了和解,但是禁售已經對HTC造成了“重傷”,HTC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一路從23%下滑到6.2%。在此之后,HTC在歐洲多國市場同樣遭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專利侵權訴訟,旗下產品相繼被德國、英國等國家禁售。
除此之外,HTC作為安卓曾經的領頭羊,堅持中高端市場和三星、蘋果較勁。但是,在與三星和蘋果的較量中,HTC最終敗下陣來,不僅沒有守住中高端的地盤,還在華為、小米、ViVO、OPPO等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的“圍剿”下,幾無立椎之地。
梁振鵬表示,手機行業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出局。
產業調研機構集邦咨詢分析認為,雖然HCT表示,仍保留自有手機品牌和部分團隊,繼續推出手機新品。但就HTC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發展而言,此次交易流出大量的研發人員,無疑會重挫自家的研發能力,在銷售每況愈下的狀況下雪上加霜。以HTC目前的產品規劃來看,目前除了一款搭配Qualcomm SD845的旗艦新機外,尚無其它計劃。集邦咨詢認為,此次的合作案也意味著HTC將逐漸淡出智能手機市場。
相似的歷史:HTC重蹈威盛覆轍?
人們經常提起王雪紅臺灣女首富、科技女強人的身份,卻很少提到她“富二代”的身份,這與王雪紅獨立創業的成功不無關系。
1958年,王雪紅出生在臺北的一個大家族,父親王永慶號稱“臺灣經營之神”。從米店小老板到“塑膠大王”,王永慶把臺塑集團做到了世界化學工業界的“50強”之列。1984年,臺塑集團全部資本額就達到了45億多美元,年營業額達30億美元,占臺灣國民生產毛額的5.5%。王永慶本人也多年雄居臺灣富豪榜首。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
據媒體報道,王永慶比較疼愛三老婆和三老婆生的兒女。王雪紅是其二老婆生的小女兒,并不受父親重點呵護。
1992年,王雪紅從母親抵押房子借到的 500 萬臺幣起步,創建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低價電腦 CPU 起家,一度被譽為“臺灣英特爾”。后來,威盛電子抓住網絡興起浪潮,從網絡、通訊領域下手切入 SoC(系統單芯片)產品發展。到了 2000 年,已經可以與英特爾相抗衡,更由其手中掠奪全球系統芯片組 50% 的市場份額。當年威盛電子的鼎盛時期,股價達到 629 元臺幣,榮登當時臺灣股王,市值高達 18000多億。

威盛歷年股價走勢圖
不料,在2001年英特爾掀起了訴訟大戰,以威盛未經英特爾同意,就銷售其 P4 處理器的芯片組產品為由,禁止威盛生產 P4 處理器相關芯片組產品,打擊威盛勢頭,雙方互告糾纏了三年之久。
雖然英特爾最終與威盛握手言和,但此后威盛的芯片和處理器業務不復當年。
不過幸運的是,早在1997年之前,威盛的硬件產品部門就已經在著手發展智能手機。1997年HTC從威盛分拆出去,并在2002 年威盛與英特爾糾纏互訴之時獨立上市。
獨立上市后,HTC的表現可謂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2005年2月12日,HTC以 232 元臺幣股價首度超越聯發科登上股王寶座,開啟了HTC的股價傳奇。同年5月,HTC推出全球第一臺搭載微軟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3G手機。2006年4月26日,HTC收盤價1020元臺幣,突破千元大關,成為當時臺股16年來繼益通光能第二支突破千元股票,比當初威盛每股 629 元臺幣的表現要優秀許多。
在2011年,HTC手機銷售達到巔峰,股價來到每股 1300 元臺幣的巔峰。然而就像威盛一樣,一場專利大戰再次撲滅了股王的希望。
雖然威盛和HTC相繼“撲街”,但是與威盛不同,王雪紅認為HTC的VR 事業尚有可為。
事實上,拿下Google十一億美元后,HTC的第一筆投資已經完成。據外媒報道,VR創業公司VRChat獲得400萬美元A輪融資,由HTC領投。在2016年,VRChat就已經獲得了HTC領投的12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