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海市市質監局表示,針對社會關注的宜家“馬爾姆”櫥柜系列產品召回情況,約談了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要求企業切實履行召回義務,立即組織開展缺陷調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問題柜仍在中國銷售
近日,有部分媒體報道稱,宜家在北美市場又一次啟動抽屜柜的召回,涉及召回的數量為1730萬個,記者在上海的宜家門店看到,目前在北美再度重申召回的同系列馬爾姆抽屜柜依然在中國市場上正常銷售,抽屜柜的商品標簽和商場內醒目位置均都有“牢牢固定”的警示語。據外媒報道,此次召回是因今年5月,一名美國男童被宜家馬爾姆抽屜柜壓住后死亡。男童家庭代理律師表示,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去年所謂的召回宣傳并沒有達到效果,也沒有把這些有缺陷的不穩定的抽屜柜從各地的兒童臥室“趕出去”。
昨天的約談中,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代表就近期宜家北美市場再次召回部分抽屜柜產品情況進行了說明,就相關缺陷產品信息、召回處置措施等回答了質監部門的提問。
上海市質監局指出,實施缺陷產品召回是預防和消除產品缺陷可能導致的傷害,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對此,企業要高度重視,要認真組織調查,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積極開展缺陷產品調查分析,評估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要體現社會責任,積極主動承擔起企業的產品質量主體責任。
國標“洼地”?
在此輪爭議中,“國標洼地造成召回內外有別”這一點讓宜家“新召回門”事件迅速發酵,但這一點并不成立。
“新召回門”事件中,國標再度受到部分網民指責,但其實宜家產品同時符合中美兩地的強制性標準,召回本身是基于美國當地的自愿性標準,事件本身暴露出的其實是現行標準的適用性與實際使用情境不匹配的風險。
宜家中國回應表示,企業召回是基于一個自愿召回的ASTM標準(美國材料實驗協會標準)。在美國編號為ASTMF2057-14的衣物儲藏單元標準安全細則中,詳細規定了穩定性實驗時抽屜柜的開門角度、抽屜拉出長度、施加重量等要求。
記者注意到,我國強制性國標并未對固定在墻面上這一點做出明確要求,但在2012年開始實施的兒童家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中明確規定,所有高桌臺及高度大于600毫米的柜類產品,應提供固定產品于建筑物上的連接件。
考慮到宜家涉事的家具并非兒童家具,企業和標準制定方缺少對兒童使用情境的考量可以理解。在現實中,有兒童的家庭并不會在家里的所有空間都按照兒童家具標準去采購和裝修,這就使得原本符合國標的產品在兒童這一“不穩定因素”的使用下有了安全風險。
上海市消保委此前進行的調查顯示,71%的消費者認為國家應對兒童家具以外的櫥柜的安全性建立相關強制性標準。不少消費者建議,由于兒童的活動范圍不僅限于自己的房間,對于兒童家具以外的家具產品會對兒童安全造成的隱患應予以重視。
事實上,盡管近年來我國部分國標因為低于歐盟、美國等地而受到過公眾的質疑,但國標整體水平其實并不低。
召回“滲透率”待提升
宜家從去年起就大面積在多國召回抽屜柜,但依然有兒童為這一已該被召回的產品付出了生命代價,消費品召回為何這么難?
在美國市場上,開展了近一年的召回行動信息沒能傳遞到受害男童的家庭里,在中國市場上,召回的“滲透率”同樣有待提升。宜家最新回應了包括馬爾姆系列在內的抽屜柜在華的召回進展:截至目前,共召回22000多件馬爾姆等系列抽屜柜,其中提供了8200件退貨服務,4000件免費上墻固定服務,以及10000多個免費固定件領用。
召回進展慢,這與國內的缺陷消費品召回尚屬新生事物脫不開關系。
2016年1月1日,《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但是,“召回靠約談”現象依然比較突出,企業主動召回的意愿不明顯。事實上,宜家在中國的召回本身就是一次次約談的“成果”。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