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時間,智能門鎖市場從最初的寥寥數十幾家企業,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家企業,不可謂不壯觀。不過智能鎖最終能否走向千家萬戶還需攻克品控、渠道、服務三大難關。
雷軍曾說過:“只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而如今,智能鎖正好站在了智能 家居 、物聯網、大數據的風口之上。所以,智能鎖不僅吸引了各大巨頭的注意力,同樣也受到了不少資本機構的青睞。
短短幾年時間,智能門鎖市場從最初的寥寥數十幾家企業,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家企業,不可謂不壯觀。不過智能鎖最終能否走向千家萬戶還需攻克品控、渠道、服務三大難關。
作為未來十年家庭生活消費最重要的場景經濟,智能 家居 的生態產業鏈包括智能家電、通訊、語音交互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等技術提供者,以及各種新奇特智能硬件生產廠家;還有電商眾籌平臺、線下經銷渠道。
在體系龐雜、產業交織的智能 家居 面前,創業者如何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押注“一根針捅破天”的尖刀型產品,打破在智能 家居 大門外轉悠、干著急的局面,當下最為緊迫的事情。
在過去幾年里,盡管智能手機、智能路由、智能攝像頭等等,紛紛宣稱要成為智能 家居 的“入口”,不過至今未果。隨著智能科技的普及,如今一個更加“入口級”的產品——智能鎖也踏上了這一舞臺。
智能門鎖發展迅速,短短幾年時間,市場從最初的寥寥數十幾家企業,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家企業,不可謂不壯觀。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擴大,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指紋鎖市場將會迎來更大的爆發。
智慧產品圈調研統計,去年智能門鎖的總出貨量為500萬把,今年將會至少翻一倍,達到1000萬把。光學指紋鎖出貨量預估是5kk-7kk;半導體式指紋鎖預估出貨量在2kk-3kk之間。
此外有數據表明,歐美電子鎖占民用鎖50%,韓國智能鎖的普及率達80%,而指紋智在我國家庭的普及率不足2%,中國約3.5億個家庭,指紋鎖安裝量每提升5%,就可以帶來1750萬把的銷售量,產生約140億元的銷售額。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讓國際知名指紋鎖品牌如德國系的德施曼、美國系的耶魯、韓國系的三星等加快了搶占中國智能鎖市場的步伐。
智能鎖不同于傳統鎖的用法比較單一,除非忘帶鑰匙要撬鎖,其他時候不涉及售后。但是智能鎖作為科技產品,難免會遇到不會操作、想要更新硬件等等問題。
另外國內入戶門千奇百怪,沒有統一的門鎖標準,門鎖需要各種各樣的適配,產品做好做穩定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和積累,起量慢、周期長,互聯網或傳統家電大佬沒有耐心在這個時間點去專注該領域。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智能鎖行業比較普遍,企業在有了原始的資本積累之后,就開始涉及金融、地產、健康等產業,戰線拉長了,容易忽視自己本來擅長的領域,也就失去了自己本來的優勢。
而對躊躇滿志的創業團隊來說,智能鎖在產品技術、供應鏈、渠道銷售、售后服務等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戰,智能鎖最終能否走向千家萬戶還需攻克三大難關——品控關、渠道關、服務關。
鈦媒體作者李星總結道,從長遠來看,智能鎖市場的競爭的王牌將取決于產品供應鏈質量和線下服務體系,誰的根基越牢固,就越能獲得品牌溢價和家庭用戶的信任;再延伸至其他智能 家居 領域時,就擁有更強的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