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用品不達標 ZARA屢登質檢黑榜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一博 林杉 實習記者 武媛媛)近日,上海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床上用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的質檢公告顯示,抽查30批次產品,不合格3批次。其中,所屬颯拉 家居 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的ZARA HOME登上黑榜。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國家標準及相關產品標準要求對無填充物床上用品的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及纖維含量等項目進行檢測。而對有填充物床上用品的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纖維含量及絮用纖維原料等項目進行檢測。3批次不合格產品分別因PH值、纖維含量及絮用纖維原料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而被曝光,其中ZARA旗下 家居 品牌ZARA HOME一款被子產品絮用纖維原料超標。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歷年資料得知,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堅持“快時尚”定位,一味追求產品時尚與上架速度而忽略產品質量,屢上中國質檢黑榜。早在2009年ZARA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內,就已經因各種產品質量問題7次登上質量黑榜。近三年低質問題同樣層出不窮,2014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當年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第一階段監督抽查情況,ZARA、愛馬仕、無印良品等知名品牌在抽檢中累計不合格次數均超過10次。
2015年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男士內褲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比較試驗中,12個品牌樣品存在不符合標準要求項目。其中標稱“颯拉商業(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ZARA”牌內褲標注纖維含量與實測值不符。
當下服裝市場中快時尚品牌比重不可忽視,ZARA以國際光環加身、產業鏈周期短、更新換代快等特點吸引消費者,但其成功歸根結底是商業模式,并不是產品本身。
業內人士認為,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過快的產品更新導致品牌成本控制力度大,質量問題便難以保證。但是任何品牌都應該以高水準質量為前提,如果不能在商業模式與產品質量之間把握好平衡點,品牌低質問題終將耗盡消費者的信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