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月根據自己的時間來接私活兒,既不會有沒活干的空閑時候,也不太需要加班加點地趕工,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收入比以前提高了!”——有著五年室內設計經驗的設計師小劉向記者演示著“搶業主”APP的操作步驟。
像小劉這樣使用APP接私活的設計師現在還有很多。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裝修市場需求之巨大,而設計公司實力之懸殊,導致了“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不平衡現象。另外,底薪+提成的收入模式,也導致了“接私活”的現象比比皆是。
以往,“苦逼改稿”和“不停畫圖”應該是傳統室內設計師們最為顯著的標簽,不說挑燈夜戰是常態,有訂單的時候總算是甜蜜的負擔,最怕的還是裝修淡季,門庭冷落、無人問津。那么,小劉的接活秘訣到底是什么呢?
【揮別白領,自己做主】
“一開始聽說可以免費拿訂單,對于當時已經兩個禮拜沒有訂單的我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小劉感慨地回憶起當初接觸到這個APP時候的情景。”我在朋友圈看到同行分享的招募活動,還特地去查了下這家互聯網公司,看著靠譜,我就下載注冊了。“
記者了解到,和僧多粥少的設計公司相比,這個APP模式公平并且使得設計師們的收入穩定了許多:扎實的互聯網基礎保證了不斷有量房邀約涌入,設計師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是否要接受,而談單成功與否全靠設計師水平。
“每個月我能接到不少量房邀約,公司沒有訂單的時候,我也不怕這個月揭不開鍋了。”由于過完年正逢裝修旺季,小劉萌生了辭職專心接私活的想法。小劉在心里算了一筆賬:“起初只是當成賺外快,公司的飯碗還是基本的。但是這個APP不僅私活數量穩定,自己可以把控時間,最重要的是提供了非??捎^的提成。與其大部分時間被綁定在公司里,還不如全部精力投入在APP的私活里!”
現在,小劉已經是一位全職接私活的室內設計師了,“狀態最好的時候,我每個月可以收入三萬元!”
【行業趨勢,順流而上】
“客源是APP實力的體現,誠信是我贏得客戶的根本,相信我和’搶業主’的合作會持續很久。”談起行業內的灰色地帶,小劉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利益的驅動下,不規范的操作和損人利己的行為在行內也是不可否認的。有人開玩笑說“沒有私活的設計師不是優秀的設計師。”聽來也不無道理,但是重要的是設計師自身的態度。良好的職業操守與專業的職業素養,決定了“接私活”這把雙刃劍是利還是弊。搶業主APP除了提供豐富的訂單之外,對施工管理的專業把控,很大程度上填補了道德漏洞。“我只需要操心從量房、談單到工程能否準時完工的問題。當每月的訂單已經可以滿足生活需求的時候,誰會甘愿去冒險呢?”小劉如是說。
2014年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一年,而“電商”和“移動“在2014年末榮登” 家裝 行業年度十大關鍵詞“。人們在信息的獲取、購物方式等方方面面都享受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改變。“無移動、不營銷”,身為對潮流趨勢最敏銳的群體之一—— 家裝 設計師們,你們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