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的不少中小銀行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模式,而是不斷用互聯網思維來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靈活度以及客戶體驗度。 魯力 攝
與傳統金融理財相比,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具有更低的準入門檻、更高的收益率和更強的流動性,為大眾的理財需求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而目前互聯網理財市場主要有寶寶類產品、銀行理財產品、P2P網貸平臺三類理財產品。
近日,大型垂直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布《2014年互聯網金融理財報告》。報告指出,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縱觀目前三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網貸平臺收益率相比其他理財產品仍極具優勢,但高收益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這是投資者不可忽視的問題。
國內P2P平臺1600余家平均收益超17%
互聯網金融理財(簡稱互聯網理財),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把互聯網業務思維與傳統金融理財業務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以用戶體驗為先,互動式、個性化的一種創新型理財服務模式。與傳統金融理財相比,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具有更低的準入門檻、更高的收益率和更強的流動性,為大眾的理財需求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2014年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除寶寶類產品外,P2P網貸平臺的數量也迎來井噴式的增長;另一方面,受到沖擊的傳統銀行業也不甘示弱,紛紛推出線上理財產品,并積極介入P2P市場。其中,平安銀行的陸金所和招商銀行的P2P網貸平臺備受矚目,并引發業界激烈的討論。
總體看,寶寶類理財產品的規模增速從2014下半年開始已經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并且新產品擴容速度也在放慢。此外,受市場資金面持續寬松的影響,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在不斷下降。以余額寶為例,自年初余額寶收益率創出年初最高紀錄6.76%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以后一路下降,四季度平均收益率下滑到了4.2%的水平。
但“寶寶”的吸儲功能仍然強大。融36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寶寶類理財產品數量已達79個,規模超1.5萬億元。
隨著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優勢逐漸消失,一直讓人“又愛又恨”的P2P理財產品則突顯出“高性價比”。雖然整個P2P行業在2014年基本告別了過去20%以上收益率項目滿天飛的狀態,但10%以上的收益則顯得更為穩健。融360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P2P平臺數量迎來井噴式增長,截至2014年底,國內P2P平臺已經超過1600家,平均收益率達到17%以上。
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對傳統銀行構成威脅
融360理財分析師指出,如果說2013年互聯網金融理財處于起步階段,規模還很小,與傳統銀行理財市場還沒發生正面沖突,那么,到了2014年,隨著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爆發式增長,已經對傳統銀行理財市場構成了威脅。
面對互聯網的風生水起,為留住客戶,傳統銀行在理財領域不得不尋求變革。首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沖擊之下,第一反應就是紛紛推出自己的專屬“寶寶”,很快,互聯網理財市場上形成了基金系、銀行系、第三方支付系、代銷系四系“寶寶”相互競爭的格局。
此外,形勢倒逼傳統銀行加速互聯網轉型。記者觀察到,深圳的不少中小銀行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模式,而是不斷用互聯網思維來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靈活度以及客戶體驗度。為突破地域網點的限制,包括平安、招商、廣發、民生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紛紛上線直銷銀行,加速布局互聯網金融。其中,有的直銷銀行依賴于網絡、手機以及電話等更直接的渠道,提供產品和服務,比如平安銀行的“橙子”銀行;有的則線上線下一起推,比如工商銀行。傳統銀行推出直銷銀行的目的,是試圖通過更接近消費者的方式,提供更簡單、直接的銀行產品,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分析未來發展趨勢,融360理財分析師認為,相比銀行理財產品40萬億級的市場規模,目前寶寶類產品和P2P網貸的規模占比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寶寶類產品受收益率下降影響,預計未來規模增長不大,而P2P網貸行業則將維持高速發展,目前風投對P2P行業高度關注,無疑將為P2P平臺的擴張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寶寶”收益優勢不再生存面臨挑戰
最近一年來,深圳頻頻爆發網貸平臺跑路的消息,此外,寶寶們收益一路下滑、銀行線上理財風險也在加大。在高收益的另一面,互聯網金融理財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融360報告指出,作為金融領域中最為活躍的互聯網金融,在2014年火爆后已迅速被市場認知,為中國整體金融生態帶來積極的改變。但投資者也要意識到,在未來一兩年加速資本流動、改善配置效率的同時,金融市場的競爭也隨之加劇,互聯網金融理財市場的風險仍不可忽視。
首先,“寶寶”收益優勢不再。融360理財分析師指出,隨著未來利率市場化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完善,互聯網寶寶在未來必將遭受嚴峻的考驗。
“互聯網寶寶的本質是貨幣基金,寶寶的壯大把存款通過寶寶帶到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從一定程度上沖擊著銀行業的根本利益。四大行聲明不接受寶寶們協議存款交易;眾多銀行調低銀行卡轉入寶寶類產品的資金限額;銀行業協會也建議把寶寶類產品納入一般性存款,計繳存款準備金,提前支取罰息。也就是說,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有階段性特征,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寶寶類產品將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融360理財分析師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P2P網貸行業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監管的滯后導致網貸行業風險事件頻出,而社會征信系統的缺位也是網貸行業風險頻發的重要因素。
記者留意到,隨著網貸平臺累計數量越來越多,監管層的監管態度也逐漸明朗。對網貸平臺進行監管的七條原則已經浮出水面,其中包括必須明確中介性質、不得設立資金池、具備技術能力、資金約束機制、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團隊背景、實行“黑名單制”。
“在監管政策趨嚴的情況下,小平臺將陷入生存危機,不符合監管原則的小平臺或倒閉或被有實力的公司兼并。” 融360理財分析師認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深圳這樣的經濟較發達地區,網貸平臺增速較快,已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面,經營不善的問題平臺無力應對,會漸漸喪失業務從而倒閉。作為投資者也應該提高風險意識,選擇規范的網貸平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