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只有基于用戶角度出發,才是好產品”,“不同智能單品之間只有實現互聯互通,才能形成真正的智能生活環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產品”。參與海爾U+創客大賽武漢沙龍的創客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跟在場的智能行業大咖們展開了交流。
9月28日孵化器代表、商業創投代表、海爾U+平臺負責人、創客齊聚武漢,就“真正好產品”的標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觀點交鋒。期間,創客代表提出產品要基于用戶、期待盡快兌現互聯互通兩個犀利觀點,得到了與會的孵化器和創投代表的共鳴和響應。
近年來,創客經濟與智能 家居 產業在我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市場規模不斷增大,然而一片繁榮的背后,卻難以掩蓋創客項目立項多落地少、創客產品曲高和寡乏人問津等等一系列尷尬問題,獲得眾多互聯網和傳統制造業巨頭力推的智能 家居 產業,也經常被毒舌評論員定義為“虛火”。
行業遭遇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創客產業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有力的推動。武漢站沙龍中,有風投指出,創客提出的項目五花八門,其中多數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想法提出的方案,沒有基于用戶的實際訴求,這就造成了產品與市場的脫節,最終的結果是消費者不買賬,風投的投資也不會青睞這些項目。另一方面,存世的智能硬件之間缺乏交互聯通,也是阻礙創客力量推動智能 家居 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各自為戰的智能硬件,只能在極客和發燒友的小范圍內流轉,功能單一的小眾產品很難融入智能 家居 生態的大場景,因此不會走的太遠。
作為投資人,必然在投資前對項目的可行性做出評估。站在投資角度,風投們向創客們提出了忠告,希望大家能夠基于用戶角度提出創意,少走彎路,提高融資成功率。
風投代表的建議讓參與沙龍的創客代表們獲益匪淺,許多優秀的創客們已經能夠意識到風投不相信情懷,要保證創意能夠基于用戶需求才能夠融入整個智能 家居 生態。然而,知易行難,如何走完創意、創造到創業的坎坷路,如何在創業過程中得到資金、技術、營銷渠道和展示機會,如何獲得統一接口協議讓智能單品成果接入智能 家居 大場景?這些都是令創客們頭痛不已的問題。
事實上,創客和創投對智能 家居 行業的看法,與海爾U+平臺一直主張的互聯互通,打造用戶個性化定制生活的理念恰恰不謀而合。基于海爾U+智慧平臺,海爾成功打通了互聯網+全產業鏈和互聯網經濟各主要場景,構建了聚合洗護、用水、空氣、美食、健康、安全、娛樂七大智慧生態圈。在生態圈內統一了智慧協議標準,成功消除不同智慧產品界限,聯通不同品類的智慧產品,這不僅打破了智能 家居 行業產品單一、操作繁瑣的現狀,還實現了從單品到生態圈的行業突破。在平臺各方互通、互認、互聯基礎上,實現價值共贏。
另一方面,U+平臺是全球首個全開放的智慧生活開放平臺,期望利用其資源優勢給創客帶來各方面的扶持,以實現優秀項目和創投資金、U+資源、智能 家居 生態大場景的孵化對接。通過匯集更多創意項目,協助更多個體或者企業實現創業夢想,為開發者、投資者、電子商務、云服務平臺、創客、客戶等搭建了一個實現共同分享的平臺,以此推動智能 家居 行業的產業化發展。
目前,海爾U+平臺已經實現了對上百個創意項目的成功孵化,其中部分明星項目已經完成了商業化演進,為創客和投資人兌現了價值。未來,U+還將繼續通過創客大賽等渠道,不斷吸納新鮮血液,建立創客梯隊,推動智能 家居 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贏智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