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紡行業,在改革開放之后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國民經濟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不僅影響著中國紡織業經濟,更是影響了全球紡織業的貿易。但隨著紡織業的不斷發展,很多紡織企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和弊端。
產業競爭低價無序,產品結構不合理是我國家紡業的第一大問題。我國的紡織企業為國民經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也實現了大規模的出口量。比如,在2013年中國家紡行業出口額達399.8億美元,同比增長9.4%。這樣的數字足以說明家紡業在我國的經濟地位。但是卓越的成績背后,更多的各個家紡企業依靠成本的競爭,依靠勞動力生產率的取勝。勞動型密集產業依然是很多紡織企業的企業定位,產品附加值低,以勞動力和成本與同行競爭,是現在很多紡織業所處的現狀。我們國家雖然有龐大的家紡出口量,但大多都是中低檔的產品。缺乏高檔的自主品牌的家紡企業,又怎可能走到長遠呢?
設計開發能力差,存在市場需求多樣化和產品單調化的矛盾。中國的家紡企業總是重視生產而輕視研發,重視模仿而輕視創新,導致家紡人才大量流失,所以家紡企業只能依靠仿制名牌產品來生存下去。可是這種仿制之路卻不是可以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終南捷徑。雖然現在看來,模仿和創新最后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可能是殊途同歸,但經過時間證明,依靠抄襲和模仿的家紡企業終究會走上發展的死胡同。中小企業為了快速成長而采取“多快好省”的戰略,卻阻礙了獨立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
品牌意識薄弱,品牌化進程過慢。在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中,高檔產品和名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高達40%,銷售額超過50%,但是中國沒有一個被國外認可的“高檔產品或名牌”。然后值得一提的是,國外65%以上的高檔、名牌產品標的卻是“MADE IN CHINA”,但是這些產品有98%是中國貼牌生產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紡織企業的品牌意識是多么的淡薄。很多企業只是作為國外家紡大品牌的生產商,卻和原創制造商完全不沾邊。
行業分工協作不合理,企業管理水平和營銷水平落后。中國很多的家紡企業大多數都是分工不精細,削弱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資源也出現了的巨大浪費。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很多企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企業管理階段,營銷手段也是單一而無力。傳統的營銷手段已經失效,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在悄然改變著市場的格局。如果家紡企業不能夠認清這一點,恐怕發展之路會有重重困難。
面對中國家紡業的四大弊病,我們需要的是產業轉型和升級。唯有跟上時代的腳步去改變自我,才能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成本競爭、勞動力競爭到差異化、品牌化的競爭的改變;從分散企業到集群產業的轉型;從簡單的生產之路到高端的品牌之路的升級。一個家紡企業要徹底地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精明的管理團隊,需要精湛的研發團隊,同時也需要一個可以為各大企業提供一鍵式服務的電商平臺。在21世紀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之下,只有在互聯網的強力幫助下,企業才能夠實現快速而又良好的轉型發展。
那么,有沒有一個電子商務B2B平臺可以成為家紡行業值得信賴的平臺呢?在目前出現的家紡業B2B平臺當中,易家紡平臺是最為出色的一個。那么,易家紡如何幫助家紡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呢?
易家紡作為一個新興的家紡行業在線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可以為廣大的家紡企業提供從設計,到核價,再到生產、銷售等一條龍的服務。
在設計方面,家紡在線設計子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平面設計和三維立體設計。易家紡擁有目前全國唯一的家紡產品精細3D模型庫,可以實時更換各種面料材質和面料花型,用電腦三維仿真技術實現對家紡產品的逼真展示,可以供用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這樣,企業就可以利用易家紡來打破設計的瓶頸,完全實現家紡產品由簡單的仿制到自主研發和設計的轉型。
在企業協作方面,易家紡協作平臺是家紡行業內專業化一體化的一個信息溝通平臺和威客平臺,包括報價、采購、銷售、設計、招聘等子平臺,所有的用戶都可以在這些平臺上發布任務和接受任務,為避免虛假任務,易家紡設立了保障機制,保證了交易雙方的利益。這樣的平臺有助于企業合理利用社會上的家紡專業人才,逐步實現從勞動力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升級。
在貿易信息方面,易家紡貿易信息統計平臺擁有強大的貿易信息分析系統,幫助家紡企業了解國外目標市場,方便尋找目標客戶和加深對目標客戶的了解,同時了解和監控國內外競爭對手,研究國外家紡產品的動態和發展前景,降低貿易風險等。這樣,家紡企業才可以走上國際化大品牌的道路,實現差異化競爭優勢。
消費者受益于新技術時代,同樣,科技也在沖擊著傳統產業,由此,誰能夠在這樣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抓住機遇,將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誰就是時代的贏家。易家紡就是本著這樣的理念,以全新的面貌呈現的。在中國的家紡行業,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基于Web2.0時代的貿易平臺,不僅能夠將信息時代的特色完美體現,同時,在產品設計環節以科技手段突破原先的平面時代,用自身的創新思路和創新人才,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精髓吸收并發揮。